很多人的認識里,引領時尚的一定是有錢人。誠然,錢是購買奢侈品的“資本”,豪車、別墅、名表、珠寶、箱包等,這些真的與靠著微薄收入、以養家糊口為憨厚樸實的目標的大家相去甚遠。但是,時尚與奢侈的概念并不可以劃上等號,有學者稱,奢侈品充滿了風潮沉寂下來的凝聚在上面的時尚概念,可見擁有奢侈品可能更多的擁有了高端時尚的選擇權,但不等于擁有了時尚的引領力。那么時尚究竟由誰來引領?
縱觀西方歷史,引領時尚的人不外乎有三類人——設計師、文化思潮、逐漸崛起的大眾文化。
從Charles Worth開創了高級定制時裝以來,法國巴黎為中心的時尚地標不斷誕生時尚領軍人物,Madeleinevionnet優雅的斜裁,Coco Chanel的完美主義的小黑裙,ElsaSchiaparelli的超現實主義風格龍蝦裙,Dior在創作的11年中推出22次時裝表演,將服裝的外輪廓線徹底顛覆……設計師作為設計的中堅力量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時尚的引領,而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崛起的設計師更是不勝枚舉,有以館藏藝術品的高端定位設計的郭培,可謂手工定制和民間工藝的集大成者。以藝術時裝表演見長的設計師張肇達等,中國設計師已經形成了典型的獨立設計體系。
伴隨著一次次的社會改革,西方文化思潮從沒息止,來自于建筑的哥特風格、來源于文學戲劇的古典主義、來源于中國園藝的洛可可風格、來源于來自色的光效應的歐普藝術……一次次的思潮席卷了服裝設計秩序,而審美也從一種無知發展到認識上的自覺,進而誕生了科學的審美體系,而藝術服裝又一次次的顛覆所謂的秩序化審美,將一切解構重組,拓展美的疆土。復古情結周而復始,擦出靈感的火花,讓這些曾經的風潮重新煥發生命力。
科學的進步帶來了工業革命,全新的生產方式改變了原有的生活面貌。不銹鋼器皿進入廚房,電燈將城市變成了不夜城,娛樂器械和公共設施改變了大眾生活,好萊塢影片和提倡全新生活方式的雜志報刊走進普通人的生活。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普及,時尚的風潮的引領者不再只是精英階層,成衣時代放大或削減了高端設計師的影響力,大眾為主題的亞文化作為一種“對抗”精英階層的力量,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以娛樂界影視明星為代表的時尚風潮迅速席卷街頭,曾經的迷你風潮和貓王的搖滾范兒,無不演繹為時尚界的經典。時尚變成一種平面式多點爆發、具有迅速變化特質的概念,單一自上而下的流動規律一去不返。
時尚曾經被路易十四作為馴化蠻族的工具,社交禮儀和宮廷文化成為身份政治手段使得貴族依附于宮廷,法國確立了時尚中心的地位不能說與此無關。物質的極大豐富,時尚的追逐不再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中國自古講究“文質彬彬”,文者表,質者內,服裝外在形式永遠承載著一個民族和當時社會道德規范和精神內核。個人穿衣風格的形成,也和閱歷品位、教育水平息息相關。現在誰講究科學,誰關注流行趨勢發布,誰敢于沖破思想束縛,誰就可以成為時尚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