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過去的十幾年,服裝品牌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很多品牌企業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狀態。稍大品牌企業為得到市場覆蓋率,大規模貼牌的生產;小品牌則為了得到更大的利潤,大量扒板復制,導致服裝品牌成長環境復雜、特色不強,消費者品牌認同感減弱,嚴重阻礙了服裝品牌的發展。
那么服裝企業如何創新產品,打破品牌同質化的束縛?
回到客戶的需求原點
通過調研消費者潛在需求,引導設計師來發現市場需要的空白,進而設計出滿足市場的產品,這就是消費者驅動型產品創新的核心作用——尋找消費點、滿足消費者。這個過程比單純的市場調查更具有穿透力,更能把握消費者的真正需要。因為這個過程更加微觀和專業,設計師能夠運用更多的方法和技能以達到目的,將創新思路轉化為創新的產品,從而保證企業在新的細分市場中占據領導地位。
對于潛在消費需求的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區域習俗,一個是文化需求。舉例來講,在南方和北方,人們對服裝雖然都追求時尚,可在服裝風格上卻有很大不同。此外,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在不同的服裝風格之上設計出情感和文化價值。也就是說,基于消費者情感價值的創新應該成為產品創新的主流。
重視產品創新全過程
根據質量回報理論,消費者只會對其產生價值的質量買單。在產品創新方面,客戶價值也是促使最終實現經濟價值的最重要的中間目標。真正對客戶產生價值的服裝產品創新必須是客戶能夠感受到的、真正能夠讓消費者享受時尚舒適的體驗的改進。從這個意義上講,產品創新不是研發設計一個部門的工作。對服裝產品而言,消費者在購買階段不會感受到創新帶來的全部變化,只有把創新意圖和所能帶來的穿著體驗通過營銷者和銷售人員傳達給消費者,讓客戶完全理解創新的好處,創新過程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服裝設計師需要把握面料市場的最新變化,如新原料、新材料;如新的功能整理,只有把握住這些信息,加入實用主義的吸納融入到品牌風格和文化中去,才會變成有效的創新。
加強產品創新管理
品牌的價值在于它使消費者對本品牌產品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消費者驅動型的產品創新通過款式款型、設計元素、色調品位、面料等細節元素的共性化處理,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風格統一、特色鮮明的產品品牌形象。如果對這種互動關系的反應不夠敏感,將會降低產品創新工作的效率。
如今的服裝品牌的生產管理更注重的是供應鏈的管理。同樣,服裝品牌的創新也開始向專業化分工進行改進。有專門的面料ODM原始設計企業,像廣東西樵地區的很多面料企業都將商業模式轉型為服裝品牌公司貼身定制開發面料,如男裝休閑面料供應商的匯隆紡織公司在這領域是做的最成功,有大批的面料設計師分成一個個的小Team,定向給諸如九牧王、利郎、七匹狼、勁霸等等服裝品牌的設計師提供符合各自品牌風格的創新面料。在上海,也有專門的服裝設計公司,專門為服裝品牌提供服裝款式的設計服務,按照訂單會上選中的款式多少來收取費用。服裝品牌公司就可以通過吸取外部的營養來彌補內部設計師的不足。整合資源進行產品創新,減少創新費用還能擴大創新成果。
品牌是顧客認知和設計創新互動的結果,在品牌文化統領下進行產品創新可以大大節約產品創新成本,保證創新成果能夠為擦亮品牌提供支持。統一的品牌文化能將產品創新納入一個長期的發展規劃之中,以保證我們的產品創新不會和昨天、明天的產品毫無延續性和內在規律而失去方向性。創新管理也就是為達到這一目標而存在的。通過產品創新的專業化分工去突破同類服裝品牌產品同質化的束縛,是促進企業利潤與品牌市場競爭力的根本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