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已公布的年報可見,高庫存已成國內運動品牌普遍存在的難題。六大運動品牌企業合計庫存高達33.27億元。
在經歷了關店潮、打折潮、高庫存等問題之后,國內各大運動品牌2012年的業績齊齊報憂。根據連日公布的年報數據,五大本土運動品牌生產企業中,安踏(專賣店)體育、匹克(專賣店)體育、特步國際、361度和李寧2012年的業績都出現了下滑。
凈利潤齊下降
2月25日,安踏體育最先發布2012年年報,報告顯示,201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76.23億元,同比下降14.4%;凈利潤13.59億元,同比下降21.5%;毛利率也下跌4.3個百分點至38%。這是安踏體育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業績下滑。
另據匹克體育發布的年報顯示,2012年,匹克營業額29.03億元,較2011年的46.47億元下降了約37.5%;凈利潤為3.11億元,同比下降60.1%。此外,匹克還公告稱,公司2012年凈利潤增長率僅為10.7%,回落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而361度披露的年報則顯示,2012年,公司銷售額達49.5億元,同比下降11%;凈利潤為7.15億元,同比下降約37%。361度稱,業績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中國國內運動服飾供應過剩,產品平均售價及毛利率被拖低,業界競爭激烈,經營環境困難。
特步國際公布年報稱,2012年,公司實現總收入55.5億元,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8.1億元,比上年的9.66億元減少了1.56億元。此外,公司還公布了毛利率為40.7%。
李寧2012年的凈利潤報虧19.79億元;集團收入為67.39億元,同比減少24.5%;毛利為25.50億元,同比減少36.9%。李寧公司創始人、執行主席李寧向記者解釋稱,虧損部分原因在于減少批發銷售、應收賬款及庫存的撥備、推行變革計劃及渠道復興計劃的相關成本以及其他重組性成本。
在已發布年報的六大中國運動品牌中,中國動向是唯一家凈利上漲的企業。不過,公司的凈利雖然大漲,銷售額卻是下滑了35.4%,減少至17.72億元。
年報顯示,中國動向2012年銷售額為17.72億元;經營盈利為6900萬元,同比下降30.3%;凈利潤為1.77億元,同比增長73.5%。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向記者分析道:"國內幾大運動品牌業績下滑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一方面,外部經濟環境不好致使市場需求有限,全球經濟不景氣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對國內運動品牌可謂是雙重打擊;另一方面,運動品牌的盲目發展致使其自食惡果,各大品牌并未準確預估市場容量,盲目擴張門店、擴大產能最終陷行業于高庫存、低利潤水平的境地。"
關店超4000家
通過幾年的擴張,國內六大運動品牌的門店數量急劇上升,而在市場需求出現萎縮后,擴張的隱憂顯現出來,隨之而來的,則是六大運動品牌公司掀起的一波關店潮。
安踏年報顯示,去年安踏系列店鋪共8075家,較2011年減少590家。而今年預計安踏店(包括運動生活)總數為7500-7600家,這也就意味著安踏今年還將繼續關閉475-575家門店。
此外,匹克2012年零售網點數目為6483家,與2011年年底的7806家零售網點相比凈減少1323家。李寧公司也在昨日發布的年報中提到,2012年,公司店鋪總數達6434間,較2011年凈減少1821間。
對于門店數目,361度則在年報中表示,361度零售門店數為8082家,新增門店約72%位于三線及更小型城市。其中,童裝門店共1590家,同比凈增433家。雖然未提關店數,不過,公司曾在此前披露了2012年四季度關店96間的消息。
特步國際也在年報中表示,2012年,特步品牌的零售店總數為7510間,較去年的7596間減少了1.1%。
中國動向也曾公開表示去年關閉569間店鋪。而據公司年報稱,公司2012年中國分部擁有33名經銷商直接或間接營運2009間kappa品牌的零售門店。
有業內人士分析,關店主要與公司的營銷渠道有關,靠分銷模式進行經營往往會導致庫存的積壓,而不能像直營店那般快速對庫存進行調整并及時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