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中崛起地域服裝品牌,曾一度成為政府官員炫耀、百姓津津樂道的都市名片。但如何讓區域品牌凝聚起豐富的地域物質和精神文化資本,創造風格鮮明品味迷人的區域品牌時尚精神,卻是政府、行業組織需要腳踏實地研究解決的問題,卻是區域品牌領軍企業和領軍人物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地域品牌作為一個時尚符號,不僅濃縮著一個產業集群的物質資本,傳達著一方水土蘊藏的文化內涵,不僅代表著一個都市和省區的產業科技水準,演繹著一方百姓創業興國的精神風采,更展現著地方政府的政治文化素養,展現著區域經濟的時代特征。
從享譽海外的大連國際時裝節,到廣東遍地開花的沙溪休閑裝博覽會,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節、虎門國際時裝周,從杭州國際女裝設計大賽,到深圳國際品牌服裝交易會,從寧波中國國際男裝展、到青島國際時裝周……各種打造地域服裝品牌,將單個企業單個品牌攥起來,構建成獨具特色的區域品牌市場竟爭力,用全新的品牌文化和競爭理念引領企業發展,推動產業集群角逐海內外市場的舉措,無一不展現著各地政府、行業協會等區域服裝品牌旗手遠見卓識的膽識、智慧,和深謀遠慮的精神、胸懷。
幼苗只有在其萌芽時給予培養,在其茂盛時給予引導,在其困難時給予呵護,才能茁壯成長。任其自生自滅,是難以成材的,地域品牌尤為如此。
從漢派現象反思地域品牌發展節奏,我們不難發現,制造都市時尚的服裝產業,只有像經典的城市建筑一樣,深入研究地域風情、都市文化內涵,不斷針對消費需求,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文化,才能從強大的“中國制造”大軍中脫穎而出,占據市場制高點,才能引領服裝以外的都市產業繁榮發展。
我國紡織服裝業時代調整與提升之根本,是要加大向都市型產業發展的力度。作為制造都市時尚的服裝產業,不僅在制造流行文化、豐富商業市場,更要在創新城市文明建設中以獨具特色的產業文化,引領著服裝以外產業的繁榮發展。
如何在加快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的戰略中,以優秀品牌服裝為龍頭,建立結構完善、優勢互補的產業鏈?如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積淀,提煉地域的主色調和城市品格,創建充分展現地域品牌內涵、城市物質文化底蘊的時尚平臺,用具有時代特征的地域時尚消費理念,用名牌服裝群體和服裝名城的精神資源,在市場樹起區域品牌的大旗?
目前還活躍在市場上的一些地域品牌、獨具特色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能否從“漢派”的消失中得到警示,加大資源優勢互補,產業鏈協調,科學技術共享等多方面聚合的力度,迅速構筑起與國際同行競爭的時尚力量,加快在產業調整提升的節奏中,將集團軍的作戰優勢發揮極至,將地域品牌優秀的個性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有理由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