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無論是從產品設計、制造還是營銷上,精準化定位都是一個趨勢。所謂精準化,就是找準自己的客戶群,并滿足這部分群體特定的需求。而服裝作為體現人們個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們的生產企業,更需要將這種精準化定位發揮到極致。
目前,國內的服裝市場大致可以分為高端和中低端兩個領域。在中低端領域,消費者追求的是時尚多變的款式和適中的價位;而在高端領域,消費者對價格不再那么敏感,品牌和精致考究的做工變得更受關注。
那么,如何實現這兩個領域的精準化定位?筆者認為,“快時尚”和“個性定制”,正是應用在中低端和高端市場的兩個最佳模式。它們都可以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通過在設計、生產、物流、銷售等等一系列環節的設置和布局,貼切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現在,傳統服裝品牌被電商沖擊的聲音不絕于耳。但實際上,傳統服裝企業做不做電商絕不是轉型的關鍵。由于龐大實體店的存在,傳統服裝企業根本不可能完全向電商轉型,而電商也沒有能力覆蓋全部的服裝市場,畢竟在實體店的親身試穿,對消費者來說仍舊是一個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購衣體驗。
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傳統服裝店和網店都將是一種共生共融的存在。眼下,傳統廠商和電商需要共同花大力氣研究的,就是如何通過自己線上線下的不同屬性,更好的運用精準化定位的原則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否則,即便傳統品牌開設電商平臺,也會因為定位不精準而失敗;而電商即便暫時擁有了銷量,也會因為缺乏定位而不能夠長遠。
其實現在在中低端市場,快時尚是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國內的品牌中,海瀾之家、阿仕頓等等都是這個模式。在這兩個品牌中,一件襯衣的平均價格僅在100元左右,一件羽絨服也不過在4、500元左右,但卻擁有多種時尚的款式和顏色。衣物上從夏裝到冬裝、從皮包到鞋、從腰帶到襪子等應有盡有,消費者完全以超市自選的方式,來選購適合自己的款型。
這種品牌的特點是,其實體店都在線下城市都達到了一定的覆蓋率,使消費者去實體店購物非常方便,且店中售價非常合理,而網上的售價也與實體店一致,因此消費者與其在網上購物,還不如到實體店中親身試穿挑選,同時還能享受到店員熱情的服務。
而事實也證明如此,在2014年傳統服裝企業普遍遭遇大幅下滑的趨勢下,海瀾之家和阿仕頓都獲得了逆勢增長。據海瀾之家發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其營業收同比增長70.5%,凈利潤同比增長83.57%,并預計全年凈利潤將大幅增加至1550%—1600%。而阿仕頓也在成立的短短幾年內,年營業額接近10億元。
而高端市場,筆者認為實際上就是個性化定制的天下。
所謂高端市場,并不僅僅代表著價格的高昂,而是消費者對品牌內涵和心里情感上都有著更高的訴求,而個性化定制就正好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此類需求。
例如國內最早開創互聯網定制的紅領集團,其憑借數字化大工業3D打印模式,將3D打印邏輯思維創造性的運用到工廠的生產中,成功的解決了個性化與工業化大生產的矛盾,實現了消費者99%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其銷售數據也證明了這一模式的成功,紅領集團2013年生產服裝700萬套件,實現銷售收入16.76億元;2014年產值約20億元,MTM(Made to Measure)產量每天約2600到2800套件。
國內資深專業人士曾紛紛指出,比起高庫存、且很難形成真正品牌化的成衣市場,零庫存壓力的個性化定制在國內仍然是一片藍海市場,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而今除了紅領外,一批借助云計算發展服裝定制的企業也在順勢而起,目前都在積極的對服裝云數據和云定制模式進行創新和探索。
總而言之,不論是快時尚還是個性定制,都是近幾年服裝行業的新興模式。它們無論是在設計生產,還是在物流銷售等環節上,都要求傳統模式進行大刀闊斧地改變和創新,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新時代下消費者的新需求。而創新,正是幫助這些企業引領服裝市場的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