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網絡消費模式對傳統零售市場在不斷的進行著大規模強烈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和國際的二線品牌在中國的不斷加入和壯大,對中國本土市場的本土女裝而言,不僅是一種壓力,更是日趨激烈的戰場廝殺。
現在,這些外來品牌對比國內本土中高端女裝競爭之時,相互之間的差價越來越小,我們國內的本土女裝中高端品牌想要尋求突破尋求生機究竟該何去何從?在朗姿服裝股份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王國祥看來,現在未來的中高端本土女張想要突圍市場,最重要的支點應該是在VIP客戶群、客戶和業務終端的表現、以及渠道的選擇上。
終端形象的“先天不足”
舒朗股份董事長吳建民先生是女裝行業的資深人士。提起對于本土的中高端女裝和國際的輕奢侈品牌以及二線品牌的這一場市場博弈,他表示他并不看好。
吳建民先生認為,中國國內現在的本土中高端的女裝在終端的形象上是存在著先天不足的。現在在歐美的市場上,所謂高端的品牌大多選擇保持著以品牌概念店和專賣店為主的終端表現形式,但是我們國內的那些中高端的女裝品牌卻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缺失。國內的中高端本土女裝品牌缺少專賣店的品牌支撐,專賣店在一定的意義上對品牌的終端形象的表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多數的國內的本土女裝品牌在現在的環境之下依然是多選擇商場為主要渠道,而如果以商場為主要渠道的話,店鋪的裝修以及陳列設計等等都會受到很多的限制。在品牌裝修的時候,整體的風格是必須符合本商場的定位要求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很難在終端展出出品牌自己的個性化特色。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很多的本土女裝品牌早就已經在思考并力求擺脫掉這些束縛。在裝修設計以及產品的終端展示方面,已經盡可能的把自己的品牌文化和底蘊在限制之內用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傳導自我的品牌文化和力量。而現在中國而言,眾多本土女裝品牌他們更熱衷于選擇的是品牌生活體驗館。
對此,企業如果想將自己品牌的個性和特色完美的融入終端形象的設計,深化消費者和大眾對品牌的認識究竟該怎么做呢?
其實很簡單,國內十佳的服裝設計師劉勇就告訴記者,只要企業盡力去強化自己品牌的自我終端形象,并且熟練和巧妙的運用標志性圖案和符號,一切也并非是沒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