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賽(LVMH Prize)公布獲獎者名單,Marques’ Almeida的設計師Marta Marques和Paulo Almeida獲得冠軍。他們將獲得30萬歐元的獎金,以及由路易威登集團高管負責的為期一年的培訓。獲得特別獎的設計師Jacquemmus,則會獲得15萬歐元獎金和一年培訓。此外還有三位畢業生獎,獎金為1萬歐元,能夠在集團旗下品牌的設計部門工作學習一年。
雖然LVMHPrize才舉辦第三年,但因為集團的實力——看看陪審團成員名單:Karl Lagerfeld,Marc Jacobs,Nicolas Ghesquière,Raf Simons,Phoebe Philo,Riccardo Tisci,Jonathan Anderson,Kenzo的創意總監Humberto Leon及Carol Lim——新銳設計師們蜂擁而至,無論是否獲得最后的大獎,只要能夠入圍,就能獲得很好的曝光力度。
去年的LVMH比賽中,唯一的華裔入圍者為李陽。他曾在Raf Simons的工作室實習,今年比利時時尚基金CLCCS.A已投資收購設計師李陽少量股權。通過LVMH設計師大獎賽,李陽開始在國際上展露鋒芒,目前的售賣渠道包括Joyce、Dover Street Market、Selfridges、Maxfield等著名買手精品店及百貨公司。
“即便只是和其他設計師的相互切磋,陪審團的評判指導,也能獲得更多的國際視角?!敝袊毩⒃O計師上官喆曾這樣告訴記者,他是今年LVMH Prize半決賽的入圍者之一。
不過比賽并非誰都能參加,競爭青年設計師獎的申請者,要求已經設計生產至少兩個系列的作品,且年齡小于40歲;而角逐畢業生獎項的則必須為當年時裝學校的應屆生。
除了LVMHPrize,國際上比較有影響里的時裝界賽事還有國際羊毛標志大獎、CFDA/Vogue時尚基金、Chanel作為贊助商的Andam大獎賽、Fashion Fringe青年設計師選拔賽,以及華人設計師Ximon Lee(也是LVMHPrize半決賽的入圍者之一)剛剛獲得冠軍的2015H&M設計獎。不同的比賽都有不同的準入門檻和評判標準,對獲獎者也有不同的扶持。
中國設計師吳季剛就因獲得2008年CFDA最佳新人獎而為人所知,后為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設計2009年總統就職典禮的禮服而聲名大噪。
中國知名買手店“棟梁”的創始人Tasha認為:“對于年輕的獨立設計師而言,作品本身是核心競爭力,媒體、比賽的曝光是建立在其基礎的。”確實,LVMH半決賽中入圍的26位設計師,在參賽之前就已經擁有成熟的產品線,也或多或少已經在國際四大時裝周上露過面。
買手店“棟梁”本身也在做著扶持新銳設計師的工作。Tasha告訴記者,她們每個星期都會收到許多剛從時裝院校畢業的設計師的自薦信。
“通過我們經驗的判斷,篩選出比較優秀的設計師,每年大概會有一到兩位,我們會全力以赴為其推廣,包括找到辦秀的贊助商,為其做整個系列的呈現并做公關推廣,給到其設計、陳列、價格上的建議,面料商、加工廠等資源的共享,當然也會在棟梁店鋪中出售?!盩asha說,“沒有畢業的學生,我們也一直有保持聯系,甚至會登門拜訪,只要他(她)的作品足夠優秀?!苯冢皸澚骸睌y八個獨立設計師品牌去了洛杉磯,以pop-upstore的形式來積累針對中國設計的市場經驗。
通過“棟梁”這樣的買手店,自然也是一種途徑。而大牌設計師們則常常建議畢業生不要急于創立自己的工作室,而是先去已經成熟的商業品牌或設計師工作室歷練幾年。川久保玲的COMMEdes GAR?ONS則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
川久保玲作為頗有名氣的時裝設計師,卻沒有畫過一張設計草圖,也不會打版。她搜羅了一些名校畢業的助手們,為其提供概念或主題來發揮,之后經過她的篩選和提煉,得到最后的作品。這樣的方式培育出了優秀獨立的青年設計師們,她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設計品牌——最近和NikeLab合作的ChitoseAbe就是其中一位,她曾在COMMEdesGAR?ONS擔任剪裁師一職。渡邊淳彌JunyaWatanabe、栗原大Tao Kurihara、高橋盾Jun Takahashi、二宮啟KeiNinomiya、丸龍文人Fumito Ganryu等日本年輕一代的設計師也都出自COMMEdesGAR?ONS。
除了COMMEdesGAR?ONS,只要能夠進入大牌工作室獲得實習機會,都會對其有所裨益。Alexander Wang在大學期間就在Marc Jacobs手下實習,并推出了自己第一個服裝系列,后為Vogue主編AnnaWintour賞識而提攜。Masha Ma也曾在Alexander McQueen擔任設計助理,后被選入參加倫敦時裝周的圣馬丁畢業秀,大獲好評并獲得了一系列訂單。
當然,參加時裝周也是一個增加曝光度的好選擇,前提是設計師本身已經擁有相當完善的系列,成熟的商業運作,生產能力也能得到保證,以及有足夠的資金。我們在上海時裝周期間已經有所報道:參加時裝周需要花費多少錢,我們為設計師們算了一筆帳。某品牌負責人透露,包括需要交給主辦方的費用(6萬至12萬,根據需要的場地和服務等項目來調整),外加樣衣、模特、秀導、公關等項目,雖說豐儉由人,但所有費用加起來不會低于30萬元。
不過談及辦秀的作用有多大,什么時候應該辦秀等問題,國內知名買手店“薄荷糯米蔥”的曾思禹曾告訴記者:“只有在設計師找準自己的定位,安排好生產等環節,辦秀才顯得有意義。否則,第一次辦秀大家看到的你是一棵白菜,下一次看到就成了蘿卜,再下次又變成青菜了,業界就會覺得設計師過于善變,并沒有真正準備好。供應鏈有問題的話,即便是因為辦秀得到了高曝光率,但后續買手下單卻生產不出來,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參加時裝周的門檻或許很高,但是參加時裝周期間的showroom成本則相對低很多。在showroom中同樣能夠接觸了大量的業界人士,尤其是對品牌的商業化成長頗有幫助的買手和專業媒體評論人們。對于showroom如何運作,我們也曾有過詳細的報道。
最后,還有一個途徑就是通過時尚電視節目,天橋驕子和全美模特大賽是其中的典型。因后者是針對模特選拔,在此不再贅述。前者的節目流程為,選出十余位設計師參加真人秀節目,通過使用非傳統衣質材料制作服裝、為特定人物設計衣服、制作專門主題的服裝,或者為成衣公司做產品設計等環節,最后決逐出一位冠軍,能夠獲得10萬美元的獎金,時尚雜志專訪,以及時裝公司的合約等(每一季的獎項設置都會有所變動)。那些昔日冠軍大多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產品線,并開設了精品店。就此而言,天橋驕子也算是功德圓滿。
不過天橋驕子目前的收視率已從原本的500萬下降到200萬,全美超模大賽也從第一季的600萬下降到100萬。不多久前,外媒racked還有報道稱國外時尚真人秀節目日漸衰頹的趨勢??磥?,這條偏娛樂化的路徑已經不再實用,還是試一試別的吧,比如從實習助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