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下降成為近來最為火熱的話題。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為完善消費品進出口政策、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對國內消費者需求大的部分日用消費品要開展降低進口關稅試點。不到一個月,財政部官網發文:經國務院批準,自6月1日起,對部分日用消費品開展降低進口關稅試點,以暫定稅率方式降低護膚品、西裝、短統靴、紙尿褲等產品的進口關稅。緊接著,6月1日,中韓政府高層在首爾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協定中規定韓國進口紡織品及服裝類關稅將在一段時間內取消。
暫且不論中韓兩國的上期的區域貿易協定,單看財政部此次降稅的這批消費品,此次共調整了14項日用消費品進口稅率,而紡織類消費品(包括毛皮衣服、毛制西服套裝、紡織材料制面的其他鞋靴、紙尿褲等)占9項,關稅稅率下調區間在42.86%~73.33%,平均降幅超過 50%。從紡織品所用材質來看,主要集中在毛皮、毛制等高檔天然纖維紡織制品。
某奢侈品品牌打折,消費者聞訊而來一早就排起了長隊
讓利于民 ,能否引導消費回流
毋庸置疑,國家讓利,消費者成為此次調稅的最大受益者。記者為大家算了一筆賬,一件Burberry羔羊皮圍裹式TRENCH 風衣售價為6000歐元(約合人民幣40620元),排除匯率變動及增值稅(目前奢侈品服裝設定為17%)因素,如果消費者在6月1日前在境內購買,需要加上23%的關稅其成交價格為49962.6元。而在6月1日關稅調整后,價格則降低到44682元,為消費者省去13%的關稅約合人民幣5280元。
對于此次降稅,反應最為迅速的是各大奢侈品品牌。5月27日,位于上海南京西路金鷹商場的Gucci旗艦店門口一早就排起了百人長隊,這些Gucci的VIP客戶成為趕上Gucci五折狂甩的第一波消費者。
其實Gucci并不是今年以來第一個降低“身價”的奢侈品牌。3月,香奈兒在中國大陸官方價格下降達20%,4月,普拉達表示會跟隨其他競爭對手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降價,同月迪奧也在中國針對兩款手袋進行了降價,近日愛馬仕在香港金鐘港麗酒店的最低5折服裝促銷也剛剛落下帷幕。
對于奢侈品品牌降價風潮背后的原因,數據也許可以說明問題。據奢侈品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總額為2320億美元。其中,中國人消費達1060億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的46%,但其中在境外消費達到810 億美元,占總額的76%。
由此可見,消費外流成為各大奢侈品品牌的中國市場之痛,降價保市、打折清庫存也是迫不得已。加上此次關稅降低產品大多牽扯到一大批奢侈品牌的核心產品,可以推斷,在未來,奢侈品降價已是大勢所趨。
但撬動這批進口商品終端零售價是消費回流的關鍵所在。記者采訪了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萬達廣場的一家女裝品牌折扣買手店,店中經營著幾十種歐美一二線女裝品牌,店主張庭向記者反饋了消費者對于此次降稅的疑慮。“畢竟降價的力度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另外許多經典、暢銷貨品始終處于缺貨狀態,可選擇范圍有限。”
降稅不等于降價,畢竟,零售終端的消費價格不僅僅是關稅說了算,還受到增值稅、消費稅以及渠道商、品牌商定價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許多國家一二線品牌都推出了季度折扣活動,中國作為很重要的亞洲市場,過去都保持高價位運作態勢,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出國、互聯網信息共享了解到價格差異而選擇實地消費或者代購、網上購買等模式,原來的市場分割運作模式被打破了。這部分消費人群基本都是高學歷高收入人群,他們關注品牌信息、對匯率敏感、品牌折扣了解途徑多樣,在這一形勢下,我們也會選擇下調價格讓更多客戶享受到實惠。”張庭表示。
韓國品牌集合店將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方式引入中國市場
帶來新規則,長期利好本土服裝產業
原美邦副總裁、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向記者仔細分析了此次關稅調整的產業信號。“首先,降低關稅是按照國家自由貿易相關協議進程的時間表推進的必然,關稅調低、乃至零關稅不會遙遠,國內市場加快和國際大市場接軌是趨勢。”
正如前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表示,部分境外市場沒有關稅、內地高檔消費品分銷體制等原因,導致“奢侈品國外便宜國內貴”。而中國入世15年來保護期行將結束,進一步考慮和推進降低關稅是大勢所趨。
“其次,國外品牌價格調低可以促進本土消費,消費者沒必要因價格低跑國外去消費,由此推動國內本土品牌品質提高,因為靠質次低價無法持久,性價比高的本土品牌將漸入佳境,這將促使本土市場的消費結構趨向理性化、多元化、品質化,長期來看是利好。”程偉雄還進一步指出本土品牌在如此競爭環境下的突圍之策,“此次降稅對于本土服裝產業升級換代是個很大推動,本土企業不能僅局限于低值產業價值鏈,還可以布局中高檔,把海外品牌引進來,同時我們也需要走出去,推動本土品牌走出國門廣泛參與國際化競爭。”
韓國品牌集合店GAROSU董事長樸祥權對記者表示,對于這一政策他很關注,“中國服裝市場更加開放、貿易更加自由,對于我們主營韓國頂尖時尚品牌的買手店來說是個大利好。”據了解,上海首家GAROSU門店內匯聚COLOR THREAD、FREE BIRD、TRESICS、MONOB等10余品牌,并根據中國消費者購物習慣,以品牌集合店形式構建多樣化的快時尚Spa空間,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購物體驗。
不可否認,隨著服裝消費品關稅的全面放開,類似于GAROSU這樣擁有先進零售和供應鏈管理經驗的海外品牌將為產業帶來新的規則。“全面放開紡織類消費品關稅是一個過程,消費回流也是一個過程。但就我分析,此次調整影響最大的還在于會為產業帶來新的游戲規則、商業標準。”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國強分析到,“進口服裝品牌在產品規范上會影響到內地產業的游戲規則,這不是在產量和數量上,而是在商業模式、運作規則上。目前我們許多品牌的供應鏈是碎片化的,亟待整合,而無印良品、ZARA等國際品牌的供應鏈整合都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未來,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將形成面料、服裝各占 50%,實體銷售與電商各占 50%的發展格局。
聚焦毛紡毛皮制品,意在調結構
在此次消費品關稅調整中,毛皮衣服、毛制男女式大衣、毛制男女式西服套裝赫然在列,作為近兩年國家首批降低關稅的紡織類進口消費品,這些產品具有怎樣的特性呢?國家降稅聚焦毛紡毛皮制品,又意欲何為?
從政策背景來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持續發酵且后續影響一直未能消除,我國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例如《國務院關于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1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2】1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49號)及今年對于部分消費品關稅的調整政策,這一系列文件的相繼出臺說明我國外貿在增長遇阻情況下,有意識地通過擴大、優化進口來維持或促進外貿的健康穩定增長,并推動國內產業升級調整結構。
具體到毛紡行業,在全球毛紡行業中,中國毛紡行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上35%的羊毛在中國加工,18% 的羊毛產品在中國消費,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羊毛產品加工國和羊毛產品消費國。
但是相對于毛制品的成衣加工,國內的大多數毛紡企業還是將著力點集中在毛紡原料及初級制品加工環節。皮爾·波瀾毛紡織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產銷售精紡呢絨職業服裝面料的紡織品進出口企業。目前,羊毛羊絨面料出口是其主營業務,其羊絨面料遠銷美、日、韓、南非、中東、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我們的很多羊毛、羊絨面料都是經過意法韓的設計,再回到中國進行成衣加工,再以幾十倍的價錢賣給中國消費者。其間,大部分差額利潤是被擁有設計研發權的國外品牌商拿走,國內消費者為高昂的設計成本買單。”皮爾·波瀾毛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力尚于向記者分析。
由此,創新面料工藝、留住研發設計成為毛紡行業產業鏈布局的重要課題,正如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黃淑媛所言:“毛紡織行業當前正面臨從生產加工環節轉向實施品牌戰略、直面國際競爭的戰略選擇階段。”
在今年第84屆國際羊毛大會上,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芬描繪了未來江蘇陽光的產業鏈布局——形成研發、設計在總部,生產、銷售在異地的輕資產經營模式,通過在紡織制造上發展品牌,在品牌經營上發展電商,形成國內、外市場各占50%份額,面料、服裝各50%,實體店銷售與電商各50%的發展格局,這一布局與當前戰略模式不謀而合。
除了調整產業結構,陳麗芬還強調了毛紡企業在創新中需要注意的產業三大變化。“當前,社會經濟進入了一個空前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是電子商務時代、大數據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是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改變;二是投資方式正在發生改變,網上銀行、手機支付、余額寶,以及易付寶、百付寶、快錢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設立,使得互聯網金融已形成快速發展態勢;三是消費觀念正在改變,個性化消費需求日益旺盛,網絡購物、私人定制正在成為時尚。”這樣一來,如何將互聯網與客戶需求進行無縫對接成為毛紡等高端成衣企業的課題。
持同樣態度的還有恒龍有為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魯興海,專注于互聯網高級定制的他對于此次降稅政策并不擔憂,“毛制西服是我們高級定制中的核心產品,國外奢侈品牌近年來也非常注重這塊業務的開發,但是大牌降稅并不可怕,因為本土品牌可以做洋品牌做不到的東西——服務,這種服務是基于互聯網和本土消費者習慣的,只要能抓住這點,毛紡成衣定制就一定會贏得中國市場。”
記者手記:說說降稅背后的“誠意”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能夠深刻感受到業內各大品牌商、咨詢公司對于國家政策的實時關注,降稅在許多人眼里是個“小杠桿”,會不會撬動拉內需、調結構的“大球”,許多人拭目以待。
在這次關稅政策調整中,毛皮、毛制成衣等紡織品成為先鋒,背后蘊含的國家戰略不言而喻。毛紡行業作為我國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出口創匯、擴大內需、提高我國紡織技術水平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如今,在新纖維、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動下,毛紡行業已經成長為我國紡織行業內產品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科技管理水平的行業。加上高支紗、輕薄型的精紡呢絨,防蛀、防縮、阻燃的功能型毛紡產品以及混紡交織產品等新產品層出不窮,中國毛紡行業成為我國紡織行業在創新領域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下一步如何從生產加工環節轉向實施品牌戰略、直面國際競爭,這是政策留給產業的課題,從這點出發,“調結構”足夠誠意。
其次,全面降低關稅、放開市場競爭是中國加入WTO 時的承諾,此次降低部分消費品關稅也算是在15 年保護期即將結束之際履行承諾,從這一點來說,也足見誠意。
最后,服裝產業不能小覷這次降稅,雖然產品種類有限,但是趨勢導向一定要把握好,短期承壓是為了長期利好。供應鏈建設、商業標準制定這些行業的新規則要迎頭趕上,否則,還沒等你領悟到政策背后的“誠意”,你已經被市場和消費者無情地遺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