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買過寶姿的一條小黑裙,當時價格就要3000多元”,日前在市區一家大商場寶姿專柜,一位40多歲的女顧客說,那是她第一次消費這么貴的衣服,至今這件裙裝還保存在她的衣柜中。作為最早進入本地市場的“世界品牌”之一,寶姿承載了不少蘇州女性的美麗記憶。寶姿出售服裝業務的信息傳出,引發不少中年白領的“懷舊”情結。
6月1日,據寶姿時裝有限公司宣布,以人民幣6億元出售時裝和服飾業務20%的權益,以作為退出傳統的時裝服飾業務并進行業務轉型的第一步,之后公司還可能以24億元的價格,出售時裝和服飾業務中余下的80%權益。
傳統服裝生意越來越難做,寶姿此次出售時裝和服飾業務,也引起市區業內人士的關注。隨著服裝市場新一輪洗牌到來,市場在呼喚新的發展思路。
品牌女裝
從引領風尚到走下坡路
寶姿進入蘇州市場已近20年。據介紹,寶姿1961年在加拿大創立,1989年時在全球有60多家專賣店。此后香港陳啟泰家族買下寶姿70%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據市區一家高端百貨商場老總回憶,作為最早進入內地的“世界名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寶姿依靠明星策略,在中國市場成為一個高端女裝品牌?!盀橐M寶姿連續去了廈門多次”,據這位商場老總介紹,當時引進寶姿,在所有女裝中條件是最苛刻的。
寶姿在本地市場的經歷一波三折。據介紹,由于當時在知名品牌的概念中,蘇州屬于二三線市場,并不受“待見”,貨品、營銷策略等方面投入少,初期市場平淡。從本世紀初起,隨著市民穿著時尚浪潮涌動,品牌商改變策略加大投入,寶姿成為蘇州女白領的“時尚經典”。由于寶姿以職業套裝、禮服等為主,當時價位已經達二三千元,最早穿上寶姿的基本上是消費能力強的職場女性,曾經引領蘇城時尚女性風潮。
近年來,寶姿開始走下坡路。據市區商家介紹,盡管寶姿銷售目前仍屬于平穩,但已經過了鼎盛期。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至2008年初,寶姿股價曾一度在30港元左右震蕩。但近年該股股價一路下滑,最低時每股市價跌到了2.34港元。據其2014年報顯示,公司營業額在2013年達到21.37億港元高點后,便下滑至2014年的18.79億港元,跌幅為12.1%,這也是其營業額5年來首次下滑。
受業績下滑影響,寶姿公司今年來轉型動作頻頻,重點是“去服裝化”多元轉型。“從目前看寶姿銷售沒有影響”,昨天,據市區一家經銷寶姿商家介紹,店鋪經營正常。
傳統服裝業
利潤下滑嚴重面臨行業洗牌
寶姿的轉型,受多種因素影響。
“寶姿的崛起占了天時地利”,目前從寶姿的服裝基地看,基本在國內,設計師則采用外國團隊,這樣的模式在國內服裝市場比較常見?!皠傞_始這類品牌都叫‘國際品牌’”,一位業內人士介紹。
寶姿剛進入本地市場時,由于國際一線品牌尚屬空白,寶姿以其領先一步的姿態而受青睞。
隨著電商等迅猛崛起,傳統店鋪服裝銷售下滑。再加上國際一線品牌的集群進入,價位高端的寶姿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寶姿以職業裝為主”,據一位經銷商介紹,以往還有團購,目前這部分消費基本絕跡?!拔屹I服裝一般選擇快時尚品牌”,一位80后女顧客說,像寶姿這樣的服裝定位,不是她的“菜”。據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年輕一代成為主流消費群,各種快時尚、輕奢等品牌大量進入,以價格大眾、款式時尚等,吸引顧客,而寶姿的主流客群年齡集中在中年段,隨著“60后”等主流顧客的漸漸老去,多方夾擊下,寶姿好景不再。
寶姿并非個例,近年來傳統服裝日子都不好過。數據顯示,曾經引領時尚的另一服裝品牌Esprit,2015財年上半財年凈利潤暴跌50.5%。而國際奢侈品去年在國內市場消費,同比降幅也達11%。“服裝市場洗牌已是大勢所趨”,一位業內人士說。
調整經營
放低身價找準定位
不少商家逆勢增長
據蘇城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近期無論品牌商,還是經銷商,都在重新調整經營策略、定位。首先是放低身價,奢侈品今年以來紛紛調整全球定價,降低在國內市場的價格;此外是調整經營模式,香奈兒等嘗試進軍電商領域。
“只要找準定位,服裝生意有出路”,據泰華商城有關人士介紹,商城調整營銷策略,今年4月女裝銷售比去年同期出現上升。據人民商場有關人士介紹,商場調整布局后,服裝銷售比以往增長一成以上,上升幅度在百貨、家電等大類中名列首位。
傳統的服裝經銷格局正在震蕩中重組。業內人士認為,適者生存,只有調整思路,研究新市場,探索性價比高、有特色的經營定位,真正適應市場需求,才能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