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奢侈品牌不是牢牢掌握著供應鏈的話語權的。
6 月下旬,國際時尚媒體上登出一些血腥的鱷魚圖片。新聞是關于愛馬仕的,說他們為了制作手袋,在美國和非洲的養殖場里虐殺了這種動物。
然而在中國,此時人們更關心愛馬仕的另一件事:他們在歐洲的代工廠被發現了。
法國媒體 Challenges 報道說,多年來,法國一家名為 Arman on 的代工廠一直生產著愛馬仕,Louis Vuitton 和 Chanel 的高級皮具——愛馬仕皮具并非全部自產。
這讓中國公眾吃了一驚,特別是當報道提到,皮具出廠時很便宜,但到了零售端,價格卻高出許多。
《好奇心日報》對此展開了調查,愛馬仕(上海)商貿有限公司 7 月 1 日是這樣回復記者的:
“除位于法國境內的自有皮革工坊外,愛馬仕也在法國一些其他的外部工坊招募專業工匠,創作一部分皮革配飾。Arman on 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當然,愛馬仕只是他們自身業務的很小部分。“
愛馬仕在回復中強調,這些工坊在選材和工藝上執行愛馬仕的高標準,對愛馬仕產量貢獻占比很小。
然而,“代工廠”這個詞對中國顧客來說仍然非常刺眼,它似乎天生就與中國珠三角轟鳴的機械化大生產,忙碌疲憊的車間工人聯系在一起。
愛馬仕將這家“代工廠”稱為“工坊”,其內部的景象,可能和珠三角有所不同。
“法國意大利各種小的皮具工坊,一般只有幾十個甚至十幾個人。當這一行的歐洲人來到中國,看到動輒數千人的工廠,幾乎都被嚇了一大跳。”中國東莞一位奢侈皮具代工行業人士這樣告訴《好奇心日報》記者。
近年來,一些頗有商業頭腦的中國企業主遠赴意大利,在當地幫奢侈品牌代工。他們開出的工廠也是小規模、工坊式的,受到當地條件的限制和文化的影響。
在歐洲,代工是非常普遍的合作方式,一些赫赫有名的品牌把重心放在市場開發、品牌管理、引領時尚發展趨勢上。一般家族企業有自己的工廠,而設計師品牌更傾向于選擇代工。
“據我了解,愛馬仕只與法國的代工廠和供應商合作,其他一些奢侈品牌會去東歐一些國家找代工廠。”現居香港,曾擔任歷峰集團亞太 CEO 的顧騰告訴記者。
多年來,奢侈品牌的代工廠從他們的祖國法國、意大利、英國等,漸漸擴張到東歐國家,然后再向亞洲發展。毛里求斯是亞洲最早的代工基地,現在中國是全球的重鎮。
代工廠對愛馬仕非常重要,他們分布在不同地區,生產可能包括皮具、絲綢、羊毛制品的不同產品。如果算上原材料供應商,愛馬仕還有在非洲的鱷魚養殖場、東南亞的一些特別的手工藝人……這供應鏈顯得非常龐大,活躍著各種不同角色。
愛馬仕常常以自己的工坊為榮,在傳播上歷來多有著墨。因而在中國顧客心目中,鉑金包就應該在愛馬仕古老的工坊里,手工藝人粗糙的手上,鞣制、鋒線、鑲上金屬件……凝聚著情感完成的。
時尚雜志上的愛馬仕和財報中的愛馬仕,判若兩人。
公司 2014 年報直白地寫道:愛馬仕三分之二的產品是在公司內部的工廠里生產出來的——意味著剩余的三分之一可能來自代工等其他方式。
愛馬仕解釋說,自己與合作伙伴、供應商的關系是基于長期的。公司有著嚴格的監管,并定期展開審計。為了保證合作關系的穩定,防范風險,愛馬仕多年來不斷讓供應商更分散,同時注意保持一定的庫存。
更厲害的是,不為利潤,只為控制權,愛馬仕多年來參股、收購了不少公司。愛馬仕作為股東的這些公司中,既有做紡織品的,也有做金屬配件、墻紙的……
這并非個案,Chanel 也曾在幾年前收購了一家針織衫工坊,所有人都知道,Chanel 此舉,也是為了供應鏈的穩定。而 LVMH 集團主席阿諾曾經接到一家拉鏈供應商提價的要求,他迅速地以收購另一家拉鏈公司作為回應——沒有哪個奢侈品牌不是牢牢掌握著供應鏈的話語權的。
愛馬仕旗下有一個銀器品牌 Puiforcat,公司 CEO Helene Dubrule 告訴記者,數百年來,法國有幾百家銀器工坊默默運轉著,愛馬仕在其中選中 Puiforcat 并收購——茫茫歐洲大陸上,這仿佛是愛馬仕與小工坊之間的相處方式,有時合作、代工,必要的時候,可能會收購。
“其實,如果一個品牌和小工坊合作,有時看起來是件好事。在歐洲,人們認為這是大公司在為小公司創造工作機會。”居住在上海的法國人,奢侈品咨詢專家 Emmanuel Hemmerle 表示。
他認為,一個奢侈品牌借助代工廠生產并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前提是這家公司對代工這件事保持透明,以及品牌方以極度嚴格的制度對代工廠實行監管,確保代工廠的產品質量和品牌內部工廠生產的是一樣的。
愛馬仕當然有自己的工廠,無疑是這家百年老店的核心部門。
愛馬仕在給記者回復的郵件中寫道:“愛馬仕在法國擁有 14 家皮革制造廠,其中夏朗德(Charente)和伊澤爾(Isère)這兩家是最新開設的,于 2015 年 6 月開業。
“愛馬仕將于 2015 年秋季在弗朗什-孔泰(Franche-Comté)地區的Héricourt 開設第 15 家皮具制造廠,并于 2016 年再增設一家,完善制造網絡。如今,愛馬仕皮革制造廠共有 2500 名皮具工匠。
時尚專欄作家黛娜·托馬斯在書中寫道,愛馬仕對工藝要求極高,工匠們只有在法國著名的皮革學院畢業后,并在愛馬仕的皮革學校里完成兩年以上的學徒式學習,才有進入愛馬仕工廠。學徒需要“從愛馬仕高級技工那里學到去和裁切皮革,如何完美地縫制出這個品牌招牌式的馬鞍針腳”。
愛馬仕的工藝越是深入人心,人們就越發擔心,代工廠能否達到同樣的水平。愛馬仕究竟為什么要讓“外面的工廠”生產自己的產品?
為了節省成本?
這是一個常見的猜測。中國珠三角大量奢侈品代工廠技術成熟、供應鏈完善,效率高。許多快時尚品牌選擇在這里代工,Coach 甚至表示,因為中國生產成本上升太快,要轉移到東南亞去生產。
但對于此次法國媒體報道中提到的,代工廠給愛馬仕的不足 10 歐元的皮具出廠價,多位奢侈皮具行業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一金額連皮料的成本都不夠,是不可能生產出真愛馬仕皮具的。
多年來,愛馬仕的行為方式在奢侈品行業顯得有些特別。專欄作家王邇淞在文集《奢侈態度》里寫道,2008 年金融危機時,全球股市哀鴻遍野,愛馬仕的股價卻仍在上漲。
在中國,愛馬仕不曾在過去奢侈品黃金十年瘋狂開店,卻在市場行情慘淡的 2014 年開出了上海“愛馬仕之家”。
多年來,愛馬仕的一些產品有著長長的等候名單,但公司卻以“饑渴營銷”的方式控制著產量。
回頭看這家剛被發現的愛馬仕代工廠,它位于法國,工人們的薪資可能與愛馬仕自有工廠不相上下;它產量不高,對成本的節省可能也不怎么明顯。
“理念不同,運作方法就有區別,對于超高端的特殊皮具產品,自有生產線可以減低新品開發成本、全面控制質量品質、提供全方位售后服務。”意大利奢侈皮具品牌 Tardini 大中華區負責人賀斌甚至認為代工廠會花去更高的成本。
愛馬仕不像是一個看重眼前利益的公司。一位奢侈品牌內部人士認為,外界如果沒有掌握確切的數據,很難得出“代工是為了節省成本”的結論。
上海愛馬仕之家
“法國之外,愛馬仕僅在越南少量生產一些產品,在中國只生產一些愛馬仕櫥窗的陳列品。”一位前愛馬仕中國高管曾這樣向記者透露。
有時,“代工廠”具備品牌自身無法掌握或獲得的優勢。Gucci 赫赫有名的“竹節包”需要在日本生產,是因為日本有最合適的竹子。Chanel 等品牌也在東南亞、非洲都有零星的生產,原因往往是當地手工藝人特殊的工藝和原材料。
“歐洲顧客比較認品牌,但他們對亞洲生產的產品仍然不信任。”顧騰說,他認為如果一家代工廠達不到愛馬仕的要求,是不可能成功交貨的,加上歐洲人比較信任品牌,代工廠被發現這件事,對愛馬仕品牌可以說沒什么傷害。
和代工廠合作,像是愛馬仕一次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品牌對代工廠的監管卻并不簡單,一旦有了漏洞,可能會惹大麻煩。
愛馬仕一定記得公司 2012 年的那一次“打假”。在法國警方的幫助下,愛馬仕發現,在歐洲,仿冒愛馬仕已經有了成熟的產業鏈和物流體系,影響范圍波及全球。可能最令愛馬仕傷心的是,整件事有愛馬仕員工“內鬼”參與,他們為造假工廠提供技術、原料支持。
如果代工廠掌握了愛馬仕的所有的生產技術,公司怎樣監管,以保證他們不會與造假商販勾結呢?
對于這次愛馬仕代工廠被發現,我們并不感到驚訝,但我們注意到,這樣做可能帶來某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