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裝設計外包,做自己擅長的!
時間:2007年08月29日 11:11:11來源:-微服網作者:
藍色巨人IBM作為電腦巨頭,本身并不生產電腦,而是由它的合作伙伴生產;大名鼎鼎的耐克旗下沒有一家鞋廠,只專注于市場銷售與產品設計……,外包已風靡全球商業界,甚至有觀察家稱“企業日常管理費用的支出可以就此終結”。
通過有效的業務外包,可以讓企業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改進對資產的利用、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商業風險。正是看到這些可能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中國的一些服裝企業也開始逐漸嘗試將生產、設計、物流、銷售的某項業務外包出去。“把附加利潤留給自己”以杉杉為代表的異類模式更是開創了行業外包的先河。
聯合時代與意大利著名的設計集團lebelleforme合作以來,先后為數家年營業額過千萬的服裝企業提供了專業設計服務。在這些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產品的設計是中國的服裝企業在經營品牌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對于設計問題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把設計外包出去,做自己擅長的。
設計師的個人能力難以帶動一個優秀的品牌
中國服裝企業在設計方面家族性比較強,這一點在許多成功的女裝品牌得以充分體現,這些企業中通常是夫妻兩人一位負責經營,一位負責設計。另外很多企業在產品競爭階段,在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只能做產品,至于產品的風格,企業的締造者由于對設計不了解,期待通過模仿其他品牌得到快速成長,在這個階段中,一些企業選擇了從其他企業挖掘設計人才的方法,使自己的產品在短時間里達到贏利的目的。
以上兩方面的問題對于中國服裝企業來說是兩個非常大的現實問題,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白熱化,消費方式的日趨多元化,消費者在消費時需要選擇一些個性化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購物需求。那么如何確立自己產品的風格,如何突出自己產品的個性,成為值得企業深思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個設計的問題。
企業在選擇到自己理想的設計師時,會有這樣一個現象:選擇的設計師往往會無意識地將在原企業設計的工作經驗直接拷貝過來,使企業的個性化在選擇設計師的過程中又一次失去了成長的機會。還有一些企業雖然有自己的風格,成長到一定的時候,面臨著如何進一步提升的問題,固然這些企業擁有與自己一起創造品牌的合作緊密的設計師,但是企業應該知道:再優秀的設計師,其潛能和設計能力都需要有一個不斷自我完善和提升的過程。
 LV下的YSL公司,在伊夫•圣羅朗擔當設計師期間,雖然創造了很多奇跡,但也面臨著品牌老化的問題,需要利用創新來挽回市場表現的不足,正是因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時期的伊夫•圣羅朗在公司發展前途和設計資源方面也深感迷茫,在此情況下,YSL臨陣換將也就成了不爭的事實。當然還有KENZO品牌,自高田賢三離開后,并沒有放棄KENZO最初所定位的一些元素,使其品牌精神一直得以延續,并通過更換設計師為其品牌注入了更多、更新的流行元素。由此我們提出:無論多么優秀的設計師很難以個人的能力去帶動一個優秀的品牌,一個著名的品牌需要無數的設計師去推動她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內涵、新的元素以適應新的時代和新的消費群體,并得到有效的延伸,只有這樣,品牌在市場中才具有真正的存在價值。
設計外包有利于集中優勢
我們在為企業服務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國內的許多服裝企業在面臨設計和設計外包的問題時均感到困惑,擔心設計的外包會影響到自己產品的形象。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在設計方面的一些成功經驗,希望對中國的企業有所借鑒:
美國的GAP、DKNY和意大利的貝納通,這些品牌都擁有自己的設計師,但并不意味著其所有的產品都是由自己的設計師設計的,通常其產品每年的主題和風格由自己的核心設計師團隊來把握,同時在全球范圍內選擇一些可以合作的設計工作室,共同完成本季產品的設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產品風格和流行元素的多元化,才能使其產品在市場中有極強的適應性。GAP 在進入歐洲市場的時候,其產品就委托給一些知名的設計工作室進行設計,其中一組曾委托聯合時代合作伙伴——意大利雷拜爾設計集團,該集團每年為其產品承擔部分設計,由于這部分產品要在意大利銷售,因此就需要在保持GAP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加入當地消費者認同的一些流行元素和消費者對款式的認同感,這些都為該品牌進入意大利市場創造了條件。同樣,ZARA每年也會在西班牙、英國、意大利等地委托不同國家的設計師共同來完成其產品的設計。與此同時,一些著名的服裝公司每年還會在自己制定主題的情況下,把一部分系列設計委托給一些有實力做ODM的企業,這些企業可以幫助其針對某一系列、某一概念進行延伸化的設計,以期把產品開發和設計成本降到最低,從而達到在設計、生產、加工方面快速地對市場做出反映。這些企業在設計方面的理念是值得中國企業學習的。
有人提出:中國的市場有中國市場的特色,對于這一點,我們并不否認,但應該看到中國目前的市場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我們不能總以我是中國企業為借口,在這個國際大舞臺上,如果企業不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一定會受到國際著名品牌對本土品牌帶來的沖擊,因此怎樣讓自己的產品體現國際化,成為我們國內服裝企業需要深思的問題。
企業的經營能力是有限的,國內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營能力、人才匱乏、資金瓶頸,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更應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只有把精力和資源集中起來用在一個點上,才能爆發出奇跡。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擁有自己的渠道和自己的運作能力,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擴充渠道,再把渠道轉化成一種生產力,以獲得最大的利潤空間。
把設計外包出去不失為一個保證自身品牌成長的有效手段,設計外包并不等于沒有自己的設計風格,而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國際化的資源,與國際化的品牌在國際化的舞臺上進行國際化的競爭,在全球經濟國際化的狀態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放眼更寬闊的視野,與國際品牌一爭高下呢?
通過有效的業務外包,可以讓企業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改進對資產的利用、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商業風險。正是看到這些可能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中國的一些服裝企業也開始逐漸嘗試將生產、設計、物流、銷售的某項業務外包出去。“把附加利潤留給自己”以杉杉為代表的異類模式更是開創了行業外包的先河。
聯合時代與意大利著名的設計集團lebelleforme合作以來,先后為數家年營業額過千萬的服裝企業提供了專業設計服務。在這些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產品的設計是中國的服裝企業在經營品牌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對于設計問題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把設計外包出去,做自己擅長的。
設計師的個人能力難以帶動一個優秀的品牌
中國服裝企業在設計方面家族性比較強,這一點在許多成功的女裝品牌得以充分體現,這些企業中通常是夫妻兩人一位負責經營,一位負責設計。另外很多企業在產品競爭階段,在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只能做產品,至于產品的風格,企業的締造者由于對設計不了解,期待通過模仿其他品牌得到快速成長,在這個階段中,一些企業選擇了從其他企業挖掘設計人才的方法,使自己的產品在短時間里達到贏利的目的。
以上兩方面的問題對于中國服裝企業來說是兩個非常大的現實問題,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白熱化,消費方式的日趨多元化,消費者在消費時需要選擇一些個性化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購物需求。那么如何確立自己產品的風格,如何突出自己產品的個性,成為值得企業深思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個設計的問題。
企業在選擇到自己理想的設計師時,會有這樣一個現象:選擇的設計師往往會無意識地將在原企業設計的工作經驗直接拷貝過來,使企業的個性化在選擇設計師的過程中又一次失去了成長的機會。還有一些企業雖然有自己的風格,成長到一定的時候,面臨著如何進一步提升的問題,固然這些企業擁有與自己一起創造品牌的合作緊密的設計師,但是企業應該知道:再優秀的設計師,其潛能和設計能力都需要有一個不斷自我完善和提升的過程。
 LV下的YSL公司,在伊夫•圣羅朗擔當設計師期間,雖然創造了很多奇跡,但也面臨著品牌老化的問題,需要利用創新來挽回市場表現的不足,正是因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時期的伊夫•圣羅朗在公司發展前途和設計資源方面也深感迷茫,在此情況下,YSL臨陣換將也就成了不爭的事實。當然還有KENZO品牌,自高田賢三離開后,并沒有放棄KENZO最初所定位的一些元素,使其品牌精神一直得以延續,并通過更換設計師為其品牌注入了更多、更新的流行元素。由此我們提出:無論多么優秀的設計師很難以個人的能力去帶動一個優秀的品牌,一個著名的品牌需要無數的設計師去推動她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內涵、新的元素以適應新的時代和新的消費群體,并得到有效的延伸,只有這樣,品牌在市場中才具有真正的存在價值。
設計外包有利于集中優勢
我們在為企業服務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國內的許多服裝企業在面臨設計和設計外包的問題時均感到困惑,擔心設計的外包會影響到自己產品的形象。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在設計方面的一些成功經驗,希望對中國的企業有所借鑒:
美國的GAP、DKNY和意大利的貝納通,這些品牌都擁有自己的設計師,但并不意味著其所有的產品都是由自己的設計師設計的,通常其產品每年的主題和風格由自己的核心設計師團隊來把握,同時在全球范圍內選擇一些可以合作的設計工作室,共同完成本季產品的設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產品風格和流行元素的多元化,才能使其產品在市場中有極強的適應性。GAP 在進入歐洲市場的時候,其產品就委托給一些知名的設計工作室進行設計,其中一組曾委托聯合時代合作伙伴——意大利雷拜爾設計集團,該集團每年為其產品承擔部分設計,由于這部分產品要在意大利銷售,因此就需要在保持GAP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加入當地消費者認同的一些流行元素和消費者對款式的認同感,這些都為該品牌進入意大利市場創造了條件。同樣,ZARA每年也會在西班牙、英國、意大利等地委托不同國家的設計師共同來完成其產品的設計。與此同時,一些著名的服裝公司每年還會在自己制定主題的情況下,把一部分系列設計委托給一些有實力做ODM的企業,這些企業可以幫助其針對某一系列、某一概念進行延伸化的設計,以期把產品開發和設計成本降到最低,從而達到在設計、生產、加工方面快速地對市場做出反映。這些企業在設計方面的理念是值得中國企業學習的。
有人提出:中國的市場有中國市場的特色,對于這一點,我們并不否認,但應該看到中國目前的市場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我們不能總以我是中國企業為借口,在這個國際大舞臺上,如果企業不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一定會受到國際著名品牌對本土品牌帶來的沖擊,因此怎樣讓自己的產品體現國際化,成為我們國內服裝企業需要深思的問題。
企業的經營能力是有限的,國內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營能力、人才匱乏、資金瓶頸,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更應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只有把精力和資源集中起來用在一個點上,才能爆發出奇跡。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擁有自己的渠道和自己的運作能力,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擴充渠道,再把渠道轉化成一種生產力,以獲得最大的利潤空間。
把設計外包出去不失為一個保證自身品牌成長的有效手段,設計外包并不等于沒有自己的設計風格,而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國際化的資源,與國際化的品牌在國際化的舞臺上進行國際化的競爭,在全球經濟國際化的狀態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放眼更寬闊的視野,與國際品牌一爭高下呢?
相關閱讀
- 服裝店鋪銷售業績暴漲的4大策略!2016.02.23
- 你能想到的男裝女裝店鋪陳列思路都在這2015.08.06
- 服裝企業節日促銷 如何避免同質化?2015.07.31
- 商業競爭激烈:如何贏得銷售市場2015.07.08
- 對付只試穿不購買的顧客的三大絕招2015.07.01
- 盤點八個實用的服裝店促銷方法2015.06.30
- 夏季高溫 店鋪如何“做旺”2015.06.30
- 枯木逢春 再談銷售中的“動力對話”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