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新疆的整體產量下降成定局。
一是全疆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已成定局,根據5月和9月的調研統計,以及筆者對南疆未到區域的電話調研,全疆可統計的棉花種植面積整體下降15%,面積下降最嚴重的是米東、昌吉、庫爾勒等區域,面積下降40%左右,庫爾勒去年棉花遭受嚴重天氣災害,今年單產的增幅可以基本抵消今年面積的減幅。整體全疆的棉花種植面積預計減少600萬畝(地方減466萬畝,兵團減少140萬畝),如果考慮到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蘇等地的新開的農地種植的棉花,整體預計200萬畝,那么全疆棉花種植面積預計下降400萬畝,相對去年的4082萬畝(新疆地方2967萬畝,兵團1115萬畝),預計下降10%,如果考慮到下降的棉田以次宜產棉區為主,因此面積下降影響的產量下降預計為8%,那么面積下滑影響的新疆產量減少36萬噸至414萬噸。今年全疆各地因為受7月持續的高溫天氣影響,各地反映單產較去年有10%左右的減幅,如果單產平均下滑10%的話,產量下降41.4萬噸至372.6萬噸。但是當地有經驗的軋花廠反應,每年棉農均反應單產下降,但是真正采收后的產量降幅并不明顯,而且根據我們田間的測算,部分地區確實不像調研對象介紹的大幅度減產。因此,筆者建議將新疆2015/16年的單產按照下降5%測算,產量建議上修到390萬噸。內地200萬噸的產量,如果按照40%的產量下滑,則內地按照120萬噸計算,則2015/16年全國棉花供應合計510萬噸,按照全國700萬噸/年的新年度需求,120萬噸的進口,則新年度棉花缺口70萬噸。即便考慮棉紗進口量的加速上升趨勢形成的內棉需求減少,8月份兵團50萬噸陳棉中的部分留存(部分量只是從兵團庫存轉移到貿易商庫存),實際新年度的棉花總體上處于供應偏緊狀態。2015/16年度又是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表的轉折年度,因此,2015/16年度國內棉花價格可以謹慎樂觀。
二、兵團和地方抓質量管理滿足下游紡廠需求。
今年新疆兵團和地方非常注重棉花質量提升,從選種、育種、田間管理、采收、加工裝備、加工工藝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大力度的優化和改善,新年度棉花種植和加工環節的質量將會改善,特別是下游紡廠關注的異纖、整齊度指標會有明顯提升。但是,7月南北疆各地持續2周以上超過35度的高溫天氣,對棉花的長度、馬值都有比較大的影響。此次調研,各地集中反應的就是長度和去年同期測的短了1mm,馬值偏高。沙灣天鷹棉業檢測了沙灣及附近區域71個棉樣,平均長度27.3mm。因此,新年度盡管疆棉在種植和軋花環節質量提升明顯,但是天氣因素造成的缺陷可能無法彌補,高質量的棉花還需要外棉補充,內棉長度28mm及以上將和27mm及以下的棉花價差將拉大。
三、紡織產業鏈需求疲弱。
此次南北疆調研中得知,大型的軋花企業一直關注著下游紡織廠的產成品庫存。今年有五成的紡織廠的常規白紗的庫存達到了40天,只有30%以下紡織廠的產成品庫存保持在15天左右,而去年,紡織廠的產成品庫存基本都是控制在15天左右。造成紡織廠產成品庫存增加主要是兩方面因素。一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的常規白紗進口大幅增長,今年1-8月份進口同比增長40萬噸,中國出口的反而是在下降。二是下游中國紡織品的出口出現負增長造成對棉花需求的下降。2014年11月開始,中國的紡織業出口數量指數一直在100以下,進入2015年3月以后,有加速下滑的趨勢,表明下游紡織品的出口在加速下滑。而2015年紡織業的進口指數卻是在100以上運行,表明紡織品的進口處于擴張狀態。內外棉的價差通過外紗進口的方式對國內棉花形成了價格反壓,從而內外棉價格逐步靠攏,但是在外紗進口價格下跌的慣性下,要消化國內紡織廠白紗庫存,必須通過國內棉花和棉紗的價格下跌提升國內棉紗的競爭力,才能達到去庫存的目的。
四、籽棉收購僵持。
2015/16年度籽棉上市期間,沒有了2014/15年度的骨干企業托市收購,下游需求疲軟、采購謹慎,棉農惜售,新疆軋花廠產能嚴重過剩,兵團指導價未出。在此環境下,軋花廠籽棉收購謹慎,雖然經歷了手摘棉上市初期的軋花廠搶收,但是隨著價格逐步走高,軋花廠由于去年搶收吃過大虧,今年籽棉的收購定價比較理性。比如,我們在奎屯、博樂、精河、沙灣、昌吉、庫爾勒等地和軋花廠的交流中得知,奎屯、昌吉和沙灣等地,甚至昌吉周邊的地方軋花廠出臺聯合限價措施,防止出現類似去年高價收籽棉、低價賣皮棉的現象重演,作為軋花廠出此下策實是無奈之舉。9月23-25日在巴州地區調研過程中,當地軋花廠的籽棉收購價從23日的5.70元/kg下調到25日的5.30元/kg。24日,在某軋花廠門口看到5輛載滿籽棉的拖拉機,棉農要求軋花廠5.50元/kg收籽棉,但是軋花廠關上大門拒收,筆者上前問其原由,軋花廠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工廠要求5.40元/kg收購籽棉,不然風險太大。25日在巴州一家大型棉業公司交流,該公司當天通知下屬14家軋花廠以及籽棉收購點,要求將籽棉收購價穩定在5.3元/kg,采取優質優價、低質低價策略,長度低于26mm以下的籽棉不收。在沒有外力作用的前提下,今年前期新疆籽棉收購的僵持局面很難打破,而且隨著10月上中旬機采籽棉大量上市,11月,疆內皮棉開始大量出疆到內地倉庫,屆時將是供應壓力最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