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一周又過去了,上周的服裝界又發生了什么呢?中國服裝網帶你回顧一周服裝大事件!
國內大事件:5月28日~6月1日
雅戈爾26年地產沉浮 轉押寶“大健康”和養老
服裝、地產和投資是雅戈爾的“三駕馬車”,近幾年來,以服裝起家的雅戈爾不斷喊著要“回歸服裝業”,但實際上地產和投資這兩個“副業”正在喧賓奪主。5月24日,雅戈爾以7509.64萬元的價格拿下寧波海曙區集士港鎮CX06-05-02g地塊。
中服說:
這和雅戈爾在地產行業的相關作為又密切相關,因為雅戈爾新拿的地被用作醫療衛生用地。據了解,雅戈爾投身醫療是為布局養老地產鋪路,為推進地產業務向養生、養老、健康小鎮等新興產業做鋪墊,這也是當前大型服裝企業謀求轉型升級的探索。雅戈爾除了服裝業務還進行其他版塊的試水,例如旅游業,盡管說要回歸服裝主業,但業績依然呈現下滑趨勢,收效甚微。
海瀾之家擬將進入泰國市場 新加坡首店開業
5月25日,海瀾之家(600398)HLA新加坡首店在Suntec City Mall開業,經營面積為350平米。門頭一改以往中文字+英文的黃標形象,只顯示白色的“HLA”字樣。據海瀾之家透露,今年下半年,海瀾之家HLA還將進入泰國市場。未來3年內,其將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繼續攻城略地,走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戰略目標。
中服說:
海瀾之家經過“二代接棒”以后一直走得比較穩健,走出國門的野心顯露。對于本土服裝企業來說,布局全球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牽扯到氣候地址以及選款等多方面要素。但是選擇交通樞紐新加坡也是看中東南亞地區消費市場成熟、時尚敏感度高的優勢。后續我們會關注海瀾之家海外拓展情況以及國內發展。
退市、賣身、關店潮 百麗、艾格、達芙妮的出路何在?
“新零售”和“人工智能”火在商業前沿,零售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紛紛借助新技術的力量,搶占市場。近日有消息稱,退市9個月的法國內衣和服裝零售商艾格將出售其中國業務成衣部分,僅保留內衣業務。據悉艾格在中國市場成衣的三個品牌有Etam Weekend、ES和E&JOY,并將出售給某香港投資者。
中服說:
服飾行業從來就不太平,百麗、艾格、達芙妮三家更是狀況連連,業績下滑、門店大量關閉到退市的結局迫使服裝品牌們加速轉型升級。尤其是商業模式的改變更是刻不容緩。太容易被復制的大量鋪店以及街邊加盟店已經不再有競爭力,更何況國外品牌虎視眈眈想要打入中國市場,對于企業來說,產品創新是無窮動力,降低成本加上一流服務是法寶。
傳寶姿母公司將私有化 第三大股東竟然是維格娜絲
寶國國際(0589.HK)今早停牌,將發布有關公司收購及合并守則及內幕消息的公告,有消息人士表示,此次停牌或與私有化有關,不過未透露更多詳情。2003年,寶姿時裝有限公司于香港上市,曾被稱為“國內女裝第一股”,自2015年6月4日起,寶姿時裝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寶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目前,該集團市值約為15億港元。
中服說:
隨著業績全面復蘇,高端時裝寶國國際正在謀求更徹底的轉型變革。不僅是中低端快時尚需要升級產業,高端服裝品牌更需要快人一步。通過積極布局多品牌戰略以建立多元化產品風格組合,定位差異互補,不斷切入細分市場,使得寶姿不斷提升知名度的同時,為其贏得了更多年輕消費者。如果私有化消息屬實,將成為近一年來港股第二個退市的服飾零售企業。
太平鳥參與阿里“出海計劃” 開拓國際市場
寧波太平鳥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鳥)成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今年年初太平鳥走出國門,驚艷亮相紐約時裝周。5月15日,記者趕赴太平鳥與公司董事長張江平進行了獨家專訪。太平鳥是一家以零售為導向的多品牌時尚服飾公司,以“讓每個人盡享時尚的樂趣”為使命,秉持“活出我的閃耀”的品牌主張,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中等價位的優質時尚服飾。
中服說:
太平鳥和天貓合作進軍海外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其打法和成果如何有待跟進。運營模式上太平鳥實行小區域、網格式的扁平化營銷網絡管理模式,其次設立與加盟商共贏機制,通過出口電商渠道開拓國際市場,輸出太平鳥的品牌與企業文化。對于服裝企業來說,讓更多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留下記憶是關鍵,那么“新面孔”太平鳥出海,會越飛越高嗎?
國際大事件:5月28日~6月1日
巴黎世家老板對暢銷鞋沾沾自喜 打人事件毫無進展
在評論售價850美元的暢銷鞋款Balenciaga Triple S 時,該品牌首席執行官Cedric Charbit 號稱,在參加聚會時,有朋友和(品牌千禧一代消費者的)父親向他抱怨,讓他不要再生產這些鞋了,因為他們為此花費了太多的錢了。Cedric Charbit 稱,聽到這些非常高興。
中服說:
巴黎世家事件掀起不小風波,但是似乎并未造成業績受損,反而表現高于目前最炙手可熱的意大利品牌Gucci。尤其是60%的消費者來自千禧一代,這是否也從側面反映了目前“千禧一代”的消費力泡沫,因為完全來自“啃老”。事件時間過去一個月,該品牌并未發布任何調查進展說明,那么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容忍底線”在哪里?
同樣都是快時尚 為什么Gap基本款滯銷 打對折清庫存
不再提供每月銷售數據的Gap Inc. (NYSE:GPS) 蓋璞集團在一季度財報中披露Gap 蓋璞品牌店內堆積的基本款T恤、連衣裙和男裝短褲無人問津,集團需要加大促銷力度清理多余庫存,導致盈利差過市場預期。
中服說:
快時尚并不是每一家都能一帆風順的,看看Gap就知道了(當然旗下Old Navy 老海軍和Banana Republic 香蕉共和國品牌復蘇除外)。一季度表現狀況不佳又“歸功于”始料不及的多雪天氣和春季異常寒冷,導致庫存滯壓。這與先前同樣作為快時尚品牌的優衣庫給出的解釋類似。但是未來Gap看準運動休閑潮流,是否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不得而知。
性感路線不好走 維密開始向舒適調整
提起內衣行業,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絕對是業界知名度較高的品牌之一,然而,近幾年它的勢頭卻大不如從前。其公司L Brands日前宣布,維多利亞的秘密第一季度的收入僅達到去年同期的一半。雖然整體銷售額增長8%至26.2億美元,但其實體店銷售額下跌14%。
中服說:
不管維密秀賺足多少噱頭,維密越來越賣不動是個事實。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維密線下店鋪的銷售額就一直呈持續走低的狀態。因此,一直以“維秘秀”著稱的維多利亞的秘密不得不倒逼尋找新發力點,不止是“性感符號”,還有休閑服、睡衣、運動裝等新產品。除了內衣產品的質量問題,品牌需要做的是真正意識到女性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內衣,健康舒適感也許是正確的方向。
ZARA、優衣庫、H&M動作頻頻 開啟快時尚新零售之戰
“不確定”永遠是零售業的關鍵詞,當我們環視所身處的消費環境,正在圍繞“新”的標準而快速轉動著。改變本身都在更新著游戲規則,看起來來勢洶洶,只有在節奏中“提檔”,才能不被浪潮吞沒。我們看了看三大塊時尚的品牌近一段時間來的新動作。
中服說:
快時尚盡管如日中天,是否會一不留神落伍誰也不知道。但是快時尚的數字化道路卻很靈活,從數字門店迎接數字時代到制造內容影響力,不得不提的是H&M的起步相對zara和優衣庫慢了半拍,不變的是,商業的模式總是在消費者追求新鮮感的推動下,持續更迭著。隨著市場要求的加速和創新,快時尚正在主動探索更多可能性,也不斷拓寬著新的邊界。也許,快時尚的新零售戰爭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