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為,從全世界來講中國的服裝質量也是不差的,世界各地有很多品牌都在中國加工,但是中國設計師真正能做出自己品牌的很少,主要是因為缺少資金和設計方面的對接,“中國設計師要強,要樹立中國的品牌群,增強中國文化的傳播,獲得更大的價值觀的認同。”
“設計是一種觀念。”吳海燕表示,國外對設計師非常尊重,國內的行業競爭制度以及整體環境,跟國外還有所差距。中國不缺少才華和創新思維的設計師,缺少的是對才華認可的環境,但這個制約的條件正在不斷的完善,國人對時尚的認知度和追求在不斷的提升,也是中國設計力量崛起的重要因素。從這次的2014米蘭男裝周上的種種“中國跡象”來看,新生代的中國設計師開始慢慢活躍在國際時尚的前沿,中國設計正處于快速上升期。
“每個設計師都會有自己的‘中國夢’,但要記住,大師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想要成為大師,首先要沉下心來做事情。”吳海燕說,在日本,一個成熟的設計師需要28年時間的歷練;在以前,設計師要先當3年學徒,7年以后才能上柜臺。所以她提醒年輕的設計師們,不把行業摸透,沒有10年以上的經驗,是做不成好的設計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