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額連降四個季度
去年4月,綜合型B2C電商京東商城完成C輪融資共計15億美元,標志著資本對國內電商行業的投資熱情達到高潮。此后,國內電商融資額便逐季度減少。
經歷了去年的融資規模瘋狂增長之后,今年電商整體融資熱度已有所下降。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2012年上半年已披露的電商融資事件共有25起,融資總額達67.2億元,同比減少46.24%。至此,電商融資額也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華南電商專家龔文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B2C融資將遇冷,且將會有很大一部分被淘汰,整個行業將面臨洗牌。此外,隨著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綜合型B2C電商業績上的發力,一些垂直平臺的B2C生存空間也將被進一步擠壓。
“目前電商行業的困境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之舉。”飛馬旅創業基金合伙人秦志勇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新的融資已較為困難,而現在手上有多少錢每個企業自己心里清楚,如果再像以前這么燒下去,恐怕難以為繼。”
高層動蕩頻繁
“金主”漸趨理性,也讓此前燒錢不斷的電商們不得不面對現實。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電商陷入裁員風波,據了解,從今年1月份開始,走秀網、尚品網、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電商先后傳出裁員。最近,58同城團購傳出裁員數百人消息;8月10日,團購網站24券也傳出消息稱,公司也將裁員。
此外,今年電商企業高層流動更加頻繁。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電商行業已發生7起高層動蕩事件,包括最近發生的拉手網創始人吳波離職,以及此前的瑪薩瑪索副總裁梅珊離職、尊酷網CEO侯煜疆離職、紅孩子商城總經理杜非離職等事件。
龔文祥表示,隨著電商融資環境降溫,投資方對業績的不滿以及電商從業人員對行業現狀的看淡,造成了今年以來電商行業的動蕩。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龐敏麗則認為,電商網站頻現裁員及高層流失,首先是由于實體經濟下滑導致的企業收入增長放緩。作為依托于實體經濟而衍生的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的不景氣將在一定程度向電商行業傳導。
其次,中國互聯網行業面臨海外IPO窗口關閉的困境。盡管今年3月唯品會“流血”上市,但這也是上半年國內電商唯一一起IPO。
此外,價格戰引發的行業內耗使各大電商成本支出壓力增大,而困擾著整個行業的盈利問題也是導致行業緊縮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