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Levi’s 母公司 Levi Strauss & Co 公布了 2016 年第三季度業績。財報顯示,公司 Q3 凈收入達到 11.85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4%,主要源于“直接面向消費者”(direct-to-consumer)銷售的增加。被零售網絡的擴張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所拉動,第三季度這一部分的增長達到 14%。
截至 2016 年 8 月 28 日,公司 Q3 凈利潤為 9800 萬美元,同比增長 69%,主要得益于公司一年前開展的成本削減計劃。除去匯率因素的有利影響外,銷售和行政管理成本從去年同期的 4.55 億美元下降到 4.49 億美元,其他被削減的成本還包括廣告花費,以及更低的重組費用等。另外,從一場供應商糾紛中,公司還額外獲取了 700 萬美元的利潤。
在 Levi’s 主要的三個全球市場中,美洲市場仍然貢獻最大,占總銷售額的比例達到 61%。雖然墨西哥市場在批發業務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中表現較好,但被美國批發業務不景氣所拖累,美洲市場整體銷售僅同比增長 2%。
在公司一直進行的庫存削減方面,CEO Chip Bergh 表示,目前的庫存壓力還是主要集中在美國,“雖然不能透露具體數字,但它已經顯著改善。” Bergh 說,下一步公司的主線是關注美國的批發業務,“以扭轉局面”。
貢獻占比 24% 的歐洲市場增長最快,達到 9%,主要得益于零售以及業務擴張;亞洲市場增長 5%,除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外,批發業務也表現較好。
與美國市場的營收主要來自批發不同,Levi’s 在中國以零售為主,由直營店和特許經營店構成。當被問及中國的銷售情況時,Chip Bergh 表示,一年前大中華區達到了“高個位數”的增長,今年第三季度有所回落。
“在直營店我們可以控制品牌的呈現方式,在特許經營網絡我們遇到一些挑戰。但我們對目前的業績比較滿意,而且品牌仍對中國存在吸引力。” Chip Bergh 表示,中國市場存在巨大的消費機會,公司將會繼續關注。
為了迎合休閑趨勢,Levis 最近也在更多地為產品加入彈性色彩,包括為旗下品牌 Docker 開發新的彈性產品線,革新 700 系列女式牛仔褲,在標志性 501 牛仔褲的測試中添加拉伸處理環節等。“這部分產品銷售得不錯。” Chip Bergh 表示,但仍然還不足以抵消其他方面的下滑。
“我們計劃今年年底前新開 70 家店,現在已經開了 50%,第四季度將開出余下的 50%——這些店將主要開在美國之外的市場。”Bergh 說。目前,Levi’s 在全球 110 個國家擁有 2800 家門店。到今年第三季度,直營門店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42 家。
Chip Bergh 表示,公司在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將長期關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我們還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
從 2012 年上任后,Chip Bergh 就開始對 Levi's 實行品牌轉型計劃了,現在看來,可能算是初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