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知名戶外品牌——探路者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16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約17億元,同比下降約12%。
探路者在其公告中表示,公司穩步推進戶外生態社群建設,已經初步完成了戶外用品、旅行服務、大體育三大事業群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隨著業務布局的擴大,同時受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終端消費環境低迷的影響,業績出現下滑,這也是每家處于轉型時期的企業必須承受的,但公司對未來的發展極具信心。
記者注意到,探路者在其公告中坦言,對業績有影響的是戶外用品板塊和旅行服務板塊。其中戶外用品板塊1-9月營收同比下降約5%,原因在于公司加大對過季庫存的清理力度,使公司銷售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此外加盟商的并表帶來零售終端費用大幅上升,從而導致戶外板塊凈利潤同比下降。旅行服務板塊,1-9月營收同比下降約20%,主要由于易游天下繼續推進業務轉型,增強體驗式旅行產品的研發力度,大幅縮減了盈利水平較低的普通旅行產品業務規模,這也使得其營業收入規模同比下降。同時,由于易游天下的業務轉型、綠野中國計劃等仍處于實施推進的前期階段,對公司凈利潤的貢獻仍呈現為計劃內的虧損。
記者此間從探路者獲得一份內部資料顯示,對于自身業務單季度增速下降趨勢,探路者官方如此表示,探路者目前的經營模式,從產品采購,到銷售給加盟商,到最后賣給終端客戶,是有時間間隔的。目前收入的 50%是通過把貨批發給加盟商實現的,所以這并不能夠完全反映產品到終端的銷售情況。探路者稱,自身戰略運營模式決定了單純通過單個季度的業績比較來判斷公司經營發生了變化是不恰當的。而對自身來講,更重要是保證其確定的戰略目標達成。
探路者官方指出,整個戶外行業目前還是處在發展過程中,一個集約競爭的密集時期。從整體來看,無論是和歐洲、美國還是韓國相比,我國的戶外用品銷售量都遠遠低于這些國家。真正參與戶外活動的人還比較少。 國外戶外用品供應商和國內自主品牌的興起很快得提升了戶外產品的供應量,但消費的轉化和成熟并沒有那么快。
記者特別注意到,探路者官方人士也強調:“經過多年的整合,行業經過了一定的發展,目前探路者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國外品牌。國外品牌去年至今年經常性地采用低價格賣產品,說明其對于鞏固中國市場占有率的堅決性。市場競爭對探路者造成一定壓力,這也是為什么探路者產品的銷量在上升,但是收入會出現下降。目前還沒有形成壟斷地位的寡頭,格局還未定型?!?/P>
記者查閱中報也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探路者戶外用品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84億元、同比增約1%,凈利1.16億元;公司加大過季庫存清理力度致毛利率下降2.38PCT至48.68%,同時并入4家加盟商致終端零售費用大幅上升,凈利同比下滑約8.52%;旅游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凈利-1638萬元,易游天下15.7并表、極之美15.4并表帶動16H1旅游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0.64%提升至37.07%),但易游天下的經營業務仍處于轉型期、綠野中國計劃等處于業務拓展期,旅游板塊仍處于計劃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