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連續 5 個季度,原本在各項指標都穩居日本零售服裝第一的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被另一家公司趕上了。
迅銷集團是優衣庫的母公司,超過迅銷的這家公司叫做 Shimamura,原本它就被視為迅銷在日本市場的最大對手,占據日本服裝市場份額第二位。
在這之前,迅銷憑借子品牌優衣庫,在海外大量擴店,每年利潤增長可以達到 50%。
但在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家庭消費量都在下降的日本,零售業受影響很大。自去年第二季度起,迅銷的利潤增長也因此驟降,甚至出現虧損。
來自:Bloomberg,白色曲線為 Shimamura 的收入增長,藍色曲線為迅銷集團。
而主攻日本國內市場的 Shimamura 卻呈現出另外一種狀態:
今年上半年,Shimamura 的凈收入上漲 46% 達到 167 億日元,超過其預期目標。全年運營利潤預計達到 462 億日元,比上年增長 15.8%;
而且它便宜的價格在不景氣的環境下,受到節儉的家庭主婦的歡迎,這也讓它的股價一直強勁,在過去一年中表現都要優于迅銷和東京證券交易所指數。
1953 年,Shimamura 從建立在郊外的服裝連鎖店起家,逐漸擴大到日本各個都道府縣,目前已經在本土市場開了 2000 店。而且,它在日本的門店大都開在居民社區,不像一般品牌那樣開在高端商業區。
它成功的公式看起來似乎與優衣庫差不多:便宜、快。
但是與優衣庫最大的不同是,Shimamura 不是“制造零售業”:它本身不生產商品,主要從海外低成本工廠拿貨。
而且,這家公司在日本以高效的物流著稱,并以此降低成本,達到低價銷售的目的。
另外,Shimamura 為了最大可能壓縮成本,并不會邀請設計師或是名人模特。
在 Shimamura 的店鋪里,你能找到一條 1000 日元(折合人民幣 60 多元)的針織外套或是一條 900 日元的牛仔褲。這樣的價格在日本大概只能買到一碗拉面。
“我們不賭,我們只做那些我們認為會贏的事情,只做那些我們理解的事情。” Shimamura 的總裁 Masato Nonaka 說,“那是我們最根本的策略。”
在日本,針對更年輕消費人群的快時尚品牌正面臨一些挑戰:人口老齡化,市場萎縮。另外,日本年輕人更愿意將零花錢花在手機和流量上,留給衣服的余裕減少。
但是 Nonaka 表示:“像我們這樣售賣低價商品的公司影響不大。”
就連一直在走強的日元也無形中幫助了這家公司:日元匯率上揚,意味著這家公司能用更少的錢進貨。
不過,Shimamura 在日本市場的風光卻無法復制到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是這家公司繼臺灣之后開拓的第二個海外市場。2012 年 Shimamura 在上海長風景畔廣場開出了在大陸的第一間店,叫做“飾夢樂”。
Shimamura 的中文官網。在中國,它叫做飾夢樂,店鋪的英文名字“Shi Ma La”看起來像是一個本土品牌。
不過,由于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不夠,加上性價比與其他國內品牌相比不算突出,Shimamura 在中國的情況并不樂觀。4 年過去,這家公司也只是在江浙滬地區開出了 12 家門店,而且都處在相對偏離市中心的位置。Nonaka 表示將會關閉幾家在中國虧損的門店。
與之相對應的是優衣庫,作為迅銷的支柱品牌,它在海外已經擴張到 958 家店,其中 472 家在中國大陸。
Nonaka 自己也在強調與優衣庫的目標完全不同:優衣庫海外市場占了很大部分,而 Shimamura 主要面向國內市場。
“迅銷遠在我們之上,我們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Nonaka 說,“我們不可能復制他們,我們必須走我們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