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應該是無印良品的算過的良辰吉日。2014年的這一天,無印良品在四川成都遠洋太古里開出內地第一家多樓層旗艦店,并首次引入餐廳品牌MUJICafe&Meal。而到2015年的這天,無印良品又在上海開張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淮海755旗艦店,并引入書店品牌MUJIBOOKS。這個12月12日,無印良品在浙江杭州濱江寶龍城又開一家新店。雖然這家店的規模及不上前述分店,但它是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開出的第200家門店。
回顧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發展,會發現這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過程。
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中國內地第一家門店。8年后——在2013年底,它達成了在內地開店100家的目標。這個速度雖然不算快——對比看,2002年進入中國的另一個日本品牌優衣庫,在2013年時已實現在內地開店200家的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速度的提升明顯,從2012年開始,無印良品的開店速度維持在每年20-40家。以第100家到第200家的達成時間看,無印良品只用了3年。
“實際上,我們不會制定特別具體的時間目標,比如一定要在什么時間點開到多少家店,但我們內部會控制一個節奏,我們現在覺得一年開35到40家店是比較合適的。”無印良品總裁兼執行董事松崎曉告訴界面記者。
標題
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發展到現在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些年中國顧客對于“生活方式”品牌的接受度不斷變高。同時,中國顧客的消費觀念和審美觀也在這段時間里日趨成熟。歐睿信息咨詢公司全球服飾行業總監MagdalenaKodej曾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這幾年中國時尚和生活方式產業正在經歷著變革,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中國顧客不再盲目追求高調的奢侈品,而是“更偏愛MUJI這樣簡單、低調、有獨特審美哲學的品牌”。
無印良品自身的努力也起到關鍵作用。
從開店策略上看,越來越快的新店開張速度以及越開越多的“旗艦店”,都讓無印良品在中國顧客面前保持著高頻次、高質量的曝光。
從產品上來說,對于產品的審美或許見仁見智,但不斷降價無疑是對所有顧客都有用的招數。2015年2月,無印良品曾大規模地就產品的“新定價”展開宣傳,我們也對此作出報道。實際上,在那之前無印良品已開始嘗試小幅降價,而在那之后,無印良品更是把調價作為了常規手段,保持著幾乎每年兩次降價的頻率。僅以2016年為例,根據無印良品方面提供的數據,上半年的新定價主要針對生活雜貨展開,平均降價幅度在21%,而下半年參與新定價的產品價格降幅也達到20%。盡管,目前中國和日本市場的產品售價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是無印良品方面多次公開表示,品牌希望以“更親民”的價格銷售產品。
新店到處充斥著200店開業的信息
無印良品在日本一直以“親民”著稱。這不光是指產品售價低,也因為這是一個在角角落落都能看見的品牌——除了門店,無印良品還在日本開展過許多刷存在感的活動,比如他改造過一個航站樓,最近又把廢棄老建筑改成了辦公室。而接下來,這些活動也將在中國展開。顯然,這將會進一步擴大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我們會陸陸續續在中國市場導入更多新的事業形態,之前我們引入餐廳和書店就是例子。”松崎曉補充說。據他介紹,在2017年,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展住宅和辦公室的改造。另外,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第一家酒店將會在深圳開業,界面新聞將會在兩周后進行詳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