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售品牌無印良品MUJI進入沙特阿拉伯市場,首家門店5月14日開業,位于首都利雅得。
除了沙特阿拉伯,MUJI已經在中東科威特和阿聯酋提出品牌的理念“簡單、舒適生活”。
無印良品于1980年在日本成立至今,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將近700家門店。
MUJI全稱Mujirushi Ryohin,解釋為不帶有商標品牌的優質商品,即“無印良品”。
最初,無印良品只包含四十種不同的產品,主要是食品和家庭用品。
今天,它是一個獨立市值二十億美元的公司,銷售超過七千個項目,從家具到各類小型生活用品。
無印良品的美學,包含著簡單、經久、耐用的理念。
隨著現在越來越火的居家整理達人近藤麻理惠的Kon Mari整理法的風靡,MUJI也跟著這股熱潮成為了日本最受歡迎的出口商品。
十年前,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充滿卡通和鮮艷顏色的日本,像Hello Kitty、寵物小精靈還有很多街頭文化。
而現在,像MUJI這樣,沒有商標,簡約的風格,帶給我們的又是另一種日本文化體驗。
對于商品的設計理念,在MUJI的官網中描述成從極致合理的生產工序中誕生的商品非常簡潔,但就風格而言卻并非極簡主義。就如“空容器”一樣。
正因為其單純、空白,所以那里才誕生了能夠容納所有人思想的終極的自由性。
MUJI無印良品這家販售家居用品和服裝的日系品牌在第五大道開了一家一千多平米的旗艦店。這家店與紐約公共圖書館僅相隔一街。
在曼哈頓第五大道的旗艦店里,有一個“MUJI Yourself”區域。在這里你可以用一些印章裝扮你的記事本,或者在你買的衣服上裝飾一些帶圖案的刺繡補丁。
比起第五大道上的其他店鋪,MUJI給人帶來的那份“剛剛好”的簡單,被當地人理解為一種來自東方的禪意,顯得與眾不同。
據說,MUJI計劃將從2017年開始在中國每年增開50家店鋪。
“2016年中國的發展重點是家具和食品。”MUJI中國區總經理山本直幸說。
而早在今年年初,MUJI2015年在中國38.6%、22.6%、15.9%、9.7%的環比增速負增長就被業內人士不看好。
有人認為,MUJI過分依賴中國市場是一個失誤。
然而對于MUJI來說,中國市場對于公司的貢獻直接決定了MUJI傾向中國的決策。
據統計,2015財年,MUJI在中國區銷售額約為29.5億元,同比增長63%。
于是去年年底,繼成都太古里之后,一家更注重設計感的MUJI淮海755旗艦店在上海營業。
開業當天,精品店門口排起了數百米的長隊。直到現在恢復常態,755旗艦店內仍是絡繹不絕的顧客。
這也許是無法讓MUJI拒絕“后中國戰略”的原因。
然而,當你走進這家開業已有五個月的上海旗艦店里,你會發現,MUJI不再是“簡單”那么簡單了。
這家中國大陸地區的最大旗艦店占地三層,合計面積3438平方米。店中的店鋪裝修用到了大量木材裝飾。
在這里,你不光可以買到一般的MUJI商品,另外Café &Meal MUJI料理餐廳、MUJI YOURSELF和IDéE也將在后期陸續呈現。
不難發現,MUJI影響著中國的消費者,另一方面,他們發散思維,努力從各個角度去適應這個龐大市場的消費者。
就好像755的旗艦店中還有很多書籍出售。
為了鞏固中國市場的消費貢獻,MUJI似乎有意吸引更多消費者群體,這些群體是那些之前并不是很關注MUJI的消費者。
MUJI創立的初衷本是奔著“物美價廉”去的。
在日本,MUJI的價格很低,并且他們將大量的精力放在產品加工和包裝上,無印良品的用紙都是采用未漂白過的純天然紙。
并且它使用一些其他工廠不會用的加工原料,如其很有名的U型意大利面,是其他廠家生產意面時剪掉的邊角料。
可是在中國市場,因為定價和稅金原因,MUJI對于國內的大多消費者來說并不算是低價。
但因為中國消費者接受程度、當地競爭對手眾多、以及海淘盛行等原因,MUJI似乎意識到了最初定價策略的不妥。
去年至今,五次降價,16%-20%的降幅,只為迎合消費者需求。從MUJI這一決策看來,MUJI認為在當今的中國,消費者考慮的首要因素還是價格。
現在,他們想成為全世界的MU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