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并購Laurel、Ed hardy、IRO等國際時裝品牌后,歌力思再度出手,拿下VIVIENNE TAM中國大陸運營權。至此,歌力思在高級時裝領域已經擁有了主品牌“Ellassay”,以及“IRO”、“VIVIENNE TAM”等多個知名國際服裝品牌,多品牌時裝集團初現雛形。
8月8日,歌力思宣布將以3700萬元收購深圳薇薇安譚(時裝)有限公司75%(下稱“薇薇安譚”)股權,后者擁有VIVIENNE TAM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所有權。
VIVIENNE TAM品牌由美國時裝設計師VIVIENNE TAM于1994年在紐約創立。品牌呈現多元化全品類的特點,主要產品涉及服裝、手袋、飾品、香水、鞋子等,服務于注重剪裁及設計追求的高品質生活的年輕女性客群,在美國、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以及中國香港都已開設了專賣店。
從歌力思財務數據來看,多品牌時裝集團戰略的實施已具成效。2017年第一季度,歌力思實現營業收入3.40億元,同比增長88.37%;凈利潤為6031.19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53.15%。
主品牌ELLASSAY穩步增長各品牌業績增速明顯
歌力思主品牌“ELLASSAY”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持續增長。2017年第一季度,ELLASSAY品牌實現營業收入2.02億元,同比增長13.85%;毛利率同比上升4.59%。
歌力思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高端品牌近年來受到消費環境的影響,市場競爭加劇,各品牌都在不斷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歌力思也不例外。歌力思尤其關注渠道質量的不斷提升,和2015年相比,2016年ELLASSAY品牌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新開店鋪12家,關閉了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店鋪。整體來看,店鋪數量有所下降,但單店業績上升明顯。
除主品牌以外,歌力思旗下各品牌業績增速明顯。上市以來,歌力思相繼收購了德國高級女裝品牌“Laurèl”、美國輕奢潮流品牌“Ed Hardy”、法國輕奢設計師品牌“IRO”。
Laurèl作為歌力思收購的首個國際品牌,近年來在國內發展迅速。借助于歌力思強大的渠道資源,Laurèl品牌2016年度在大中華區已開設店鋪16家,實現營業收入2957.85萬元。2017年第一季度,Laurèl品牌店鋪數量增加至19家,實現營業收入1859.64萬元,一季度營收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營收的一半。
面對此前Laurèl德國公司破產的傳聞,記者向德國Laurèl GmbH公司總裁Dirk Reichert求證了解到,Laurèl GmbH之前因債務原因進行了重組,從未宣告破產。目前公司重組即將結束,全球業務正在有序開展。據Dirk Reichert透露,Laurèl即將在布拉格、俄羅斯、波蘭部分城市,以及中國香港開新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眾多收購品牌中,Ed Hardy品牌已經逐漸成為歌力思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2016年度,Ed Hardy品牌運營主體唐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0億元,同比增長65.92%;實現凈利潤為1.40億元,同比增長218.78%。2017年第一季度,唐利國際單季實現營業收入9371.44萬元,占公司一季度總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27.56%。
同期,歌力思旗下法國輕奢設計師品牌“IRO”于2017年4月在中國上海開設了首家店鋪。未來該品牌將持續開拓國內市場。
整體來看,2016年,歌力思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同比增長35.53%;凈利潤為1.98億元,同比增長23.84%。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0億元,同比增長88.37%;凈利潤為6031.19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53.15%。
全面擴張時尚版圖
作為近年來中資海外并購浪潮中服裝領域的代表企業之一,歌力思上市后通過資本運作接連收購多個國際服裝品牌,不斷豐富其高端品牌陣容,在向著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高級時裝集團的戰略目標不斷邁進。
歌力思方面表示,外部品牌的引入,一方面為公司主品牌“Ellassay”的發展帶來國際化的設計和品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公司會通過現有各領域的資源和經驗積累,為引進的品牌提供對其發展有利的強大支持,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此外,歌力思還介紹,本次通過控股薇薇安譚取得VIVIENNE TAM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所有權,公司在高端國際時裝品牌市場的占有率將持續擴大,增強了公司在該領域的控制力。
伴隨著公司旗下ELLASSAY、ED HARDY、IRO、LAUREL和VIVIENNE TAM等多個高端品牌的持續發展,品牌協同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公司在管理、經營、財務方面的效率將持續得到提升,進一步夯實公司業績內生增長基礎,對公司實現“成長為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高級時裝集團”的戰略目標有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歌力思董事長夏國新表示,公司收購會保持謹慎,必須要符合公司整體戰略,公司目前收購基本上是用自有資金,沒有銀行負債,一切都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這包括財務和投資后的管理。他同時表示,收購海外知名品牌在中國落地的實踐意義很大,既可以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提升的消費升級需求,又可以推動中國本土的時裝品牌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