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火過的服裝行業受累今年經濟形勢、網絡銷售夾擊而呈現頹勢,服裝上市企業曾經所做的募集資金項目承諾也隨之成為空話。
昨日晚間,棒杰股份發布公告稱,原來承諾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未完成部分將不再實施,而剩余的募集資金將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與此同時,另一則公告則顯示其觸角逐漸伸向金融行業,欲通過入股村鎮銀行在金融業中“分一杯羹”。
募集資金項目“打折”
2011年11月上市的棒杰股份,通過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共募集資金凈額2.63億元。在上市之初的招股意向書中,出于對無縫服裝行業的看好,棒杰股份表示將募集資金全部投入“年產2000萬件高檔無縫服裝技改擴建項目”,投資金額高達2.11億元,用于擴建無縫服裝生產流水線,形成年產2000萬件高檔無縫服裝的生產能力。
而根據昨日發布的公告,棒杰股份原計劃引進意大利Santoni無縫針織設備200臺以及配套縫紉設備等先進設備348臺(套),而截至上月末分別購置了120臺和272臺。對于剩下的部分,棒杰股份表示:“公司目前已完成募投項目的全部基建工程并已購置大部分機器設備,結合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和公司所處市場環境等因素綜合分析,公司的募投項目已基本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公司從穩健經營的角度考慮,擬不再購置剩余的80臺意大利圣東尼無縫針織設備和76臺配套縫紉設備,以降低投資風險。”
從整個項目的資金使用情況來看,棒杰股份上市募集的資金以及之后產生的利息經過項目投資及支付各種費用之后還剩余7087.26萬元,占到募集資金凈額的約27%。對于這剩下的大筆資金,棒杰股份計劃將其全部結轉為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主要用于歸還銀行貸款及主營業務的生產經營。而對上述項目未完成部分,公司將視市場變化情況在未來利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建設。
服裝行業的“冬天”
冬天的腳步已然來臨,但服裝行業的業績并沒有隨著路人身上衣物的增加而提高,相反與氣溫一起陷入“寒冷”。
棒杰股份的募集資金項目出現“打折”顯然也是受到了“嚴冬”的打擊。根據其2012年半年報,其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2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7.92%,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64萬元,同比下降9.94%。而今年的三季報顯示,棒杰股份的業績并沒有止住下降的趨勢,其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5.15%。
相比于收入指標,更讓服裝行業“操心”的是其居高不下的存貨。根據棒杰股份三季報,其截至今年三季末的存貨為1.18億元,較去年年底的7425萬元同比上漲近60%。如何“去存貨”成了擺在紡織服裝行業公司面前共同的問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
在服裝紡織行業不給力的情況,什么能夠挽回一點公司的業績?金融行業顯然是一個不錯的行業。棒杰股份昨日的公告顯示,其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公司利潤增長”,擬以自有資金投資入股浙江義烏聯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認購其股本600萬股,股權比例為2%,投資總額為600萬元。而在公司上市的去年11月份,棒杰股份就已“觸電”銀行業,投資浙江義烏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0.19%的股權。同時,截至2012年上半年,其擁有義烏市棒杰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