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愛馬仕工作9年了,接受了2年培訓,第一年是全理論性的培訓,第二年開始一邊上學,一邊工作,所以上手速度比較快。”我和皮具工匠Veronique SICARD女士的聊天是在她下榻的酒店。
近日,愛馬仕手工藝盛典來到杭州,9位工匠集體出現,給大家展現他們在各自精通的領域中所掌握的技能。
說到愛馬仕的皮包,大家會一直想到凱莉“Kelly”包,因為太有名了,為擁有它,全球每年有多少人甘愿排隊長達幾年。
這款包的原型是從一個放馬鞍的皮包中獲得的靈感,1956年因為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莉(Grace Kelly)的喜愛,被命名為“凱莉包”。
當然這款包的出名不僅是因為名人效應,還包括自身工藝的挑戰。
“我從剛入行就開始做這款包,而且只做這款包,一直到現在,而且從頭到尾所有的流程都是我一個人完成。凱莉包的技術含量很高,涉及的工藝流程最完整,如果會做凱莉包,其他都不在話下了,因為我們皮具的知識傳承就是以凱莉為載體的。”Veronique SICARD女士對我說,完成一只凱莉包大約需要18個小時的手工,其中技術上最難的是手柄部分,僅手柄就要5小時。
“當然,不同的材質難易程度不同,需要花費的時間不一樣。比如較硬材質,用馬鞍針法外縫的方式;一般較軟的牛皮則用內縫的方式,縫好后翻轉比較容易。而鱷魚皮太硬,翻轉的方式不一樣,千萬不能弄壞它的鱗片花紋。”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一只鱷魚皮的凱莉包無論在等候期限以及價格上都高出普通包包一截。
不過對Veronique SICARD來說,技術最難的部分還是手柄,有時把皮劃壞了,就不得不重新開始。“我覺得手工藝的美妙之處就在于雖是同一款作品,但你做的每一個還是會有細微不同,你做的和別人做的也不一樣。雖然我不能自己發揮,但包包中傾注了我的熱情和特質,這讓我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