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巴黎時裝周秋冬發布會上,世界目睹了來自中國的“無用”,帶著成就和夢想,在最令人矚目的世界時裝舞臺上刮起屬于世界級的“中國制造”風。
4月的昆明百貨中心地帶,霓虹燈里的秀場上,“例外”率先把全國首個——“在服裝店培養氣質,在書店展示服裝”的時尚概念店“雙面例外”安置在云南。
從“例外”到“無用”,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廣州狀態服裝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
服裝的一次例外衍生
曾經還只是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專業一名學生的毛繼鴻,心里揣著“服裝就是人類發展史,是負載人類文化的一條紐帶,這是值得我一生追求的事業”夢想,開始了一條不同尋常的服裝設計道路。
1991年至1995年間,他在多家香港企業擔任重要職位,并始終在服裝領域從事相關工作。1996年,毛繼鴻與志同道合的伙伴——馬可,共同創建了EXCEPTION de MIXMIND——例外。
那年冬天,他們將自己設計的第一批大衣帶到一個朋友的小店寄賣,當晚就售出了6件。這給了毛繼鴻極大的信心和鼓舞,因為他堅信,純正中國血統的服裝能給“中國制造”者帶來新的生機。
10年時間,毛繼鴻和馬可的作品被認可,從國內的小店,走上國際T型臺;從六件衣服,到法國世界報頭版的“來自中國的天才”報道肯定了Made in china的例外。而今例外在全國有60家專門店,例外與其說是一家時裝專賣店,更像是一座精心打造的藝術展覽館。
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電影金獅獎《三峽好人》女主角趙濤在國際電影節的紅地毯上身著“無用”興奮地表示,“我穿著中國設計師設計的服裝,感到很自信很驕傲。”毛繼鴻并不甘心自己所創作的時裝logo僅僅是一個志得意滿的本土設計師品牌,他渴望每一季都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與藝術家特質的時尚主張。
用10年來創作服裝藝術,毛繼鴻與馬可帶領的團隊傳播基于東方哲學的當代生活藝術,這是中國時尚界的一個例外。這個具有儒家思想的董事長不斷參與藝術、生活、設計的跨界活動,和許許多多知名的藝術家、視覺設計師、攝影師和廣告創意人共同合作,為中國生活美學引入創意與文化的活水。
服裝×書店 和衣服對話
4年前,第一次到云南,在昆明—大理—麗江的經典云南旅游線路路上,毛繼鴻和馬可趴在大巴車的玻璃窗上,他們嘴里沒有發出聲音,但心里卻一直在喊;“云南的云彩確實太美了。”
云南變幻多端的云彩對他和馬可來說是非常喜愛和欣賞的美麗事物。在這樣一個多彩的地方他找到了雙面例外的落腳點。
2006年11月,不到半個小時,毛繼鴻就構思好中國第一家“雙面例外”店鋪,5個月后該店在昆明誕生。這是一個將書店與服裝店結合的概念空間,一邊販賣例外的服裝,另一邊販賣一些與文化、藝術、詩歌、文學和當代生活美學相關的書籍。
今年4月的最后一抹烈日后,帶著巴黎的光環和新落成的雙面例外概念店,毛繼鴻把自己所選擇的書籍都帶到了這里。
“進書店我獲得的東西最多。”這個男人好像與身俱來地對文化和對書有強烈的熱愛,知識和智慧的追求是他一輩子的事。所以他想將自己的體會與大家分享,這也是“雙面例外”最初的想法。
“雙面例外”代表的既是服裝的例外,也是閱讀的例外,是例外×例外的雙倍加乘效果,更是一個探討關于內在與外在,表象世界與意志世界、理性與感性、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雙重展示空間。
“雙面例外”在追求外在穿著與內在精神生活的同步提升,在“雙面例外”,你可以擁有非常哲學式的穿著風格,也可以擁有極具美學意象的閱讀觀點;如此一來,“雙面例外”店中書店區成了展示例外服裝以外的時尚伸展臺,而另一邊的服裝區塊,則成了追求內在靈魂的精神場域。書店結合服裝店的雙重組合,也提供一個讓消費者思考關于外表與內涵、精神與現實生活的空間。
這樣一個深具概念而有趣的搭配組合,看出了例外作為一個有文化思想觀點、提倡當代中國生活美學品牌的格外用心之處。“雙面例外”將不會是“例外”店鋪空間中唯一的例外。
與昆明宇瑩服飾有限公司合作的昆明新西南“雙面例外”店將只是例外植下的第一顆概念種子、第一個美麗的示范。因為毛繼鴻認為例外的消費群雖然沒有明確的界定,但這是一群有獨立思想,有自我氣質,有個性品位的人群,她們喜歡和衣服對話,這是設計師和消費者的交流方式之一。書寫是生活文明的反射
在雙面例外開業的當天,會場里最忙碌的他抽空接受我們的采訪,在他擺放書的地方,在他布置衣架的時候,我們問他,這些你都要親歷親為嗎?他嚴肅地告訴我們,難道還有人能取代,接著他爽朗地大笑起來。
在店內墻面上,他的一幅畫面感染了我們。當大多數人對閱讀已經淡漠,開始習慣從網絡上訂購速食信息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腦子里是被信息裝滿?還是被知識充實?毛繼鴻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式,“把潮流和思潮分開,把信息和知識分開,把快生活和慢生活分開。”
現在,在與員工的交流過程中,毛繼紅還繼續保留著書信的方式,“書寫是帶有情緒的,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大家我想說的。”正如時尚不是穿衣打扮,也不是購物癖,應該是一種生活文明的反射,是一個社會美學素養的形成,所以它已經成熟為思潮。單純的潮流只是曇花一現,他想要給大家看到的不只是形式上的設計,更希望能提升到美化心靈層次的美學追求,告訴我們一件衣服也可以很哲學。
巨大的信息量帶來的是時代的快速發展,但并不能帶來整體的進步。在這一方面若想要多為閱讀文化、行為做事,就要看到知識和信息的巨大差別,毛繼鴻希望在“雙面例外”里提供的是知識而不是信息。快時代的背景下,一切都是浮躁的,一切都是急功近利的,放慢你的生活,去追求心靈的享受。
“無用”繼續打破時尚進行時
今年3月,在巴黎傳統的私立學校,擁有階梯看臺的運動館中,每個人都對密不透風的幕布后充滿期待和種種遐想,終于在40分鐘的等待后,現場巨大的幕布轟然墜地,全場觀眾的面具頃刻間打碎了,簾后敞開的是人們的心。
這是人們看到的巴黎時裝周上震撼的一幕,如同雕塑般的服裝作品,錯落有序地排列著。此時,矗立的是那些18到75歲各行各業的模特,而必須走下臺欣賞的是觀眾。這樣的顛倒就是“無用”概念,那些被我們遺忘的,認為是沒有用途的東西,其實在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的”,是否有用已經成為我們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與未來的價值常常不同,我們會因為眼前的“有用”而忽略了它的價值,毛繼鴻將無用變為有用,發掘本身的價值,顛覆了人們傳統的評價原則。
只有“無用”才能賦予它更多的價值,舉個例子,繪畫、音樂看似沒有實際價值,被大多數人歸納到“無用”范疇,可是它卻有大作用,它是人類藝術發展的形式。而對于例外來說,它一向提倡生活哲學,善于從豐富的文化生活美學中提煉養分來滋養自己獨特的品牌風貌,是一個極具文化及藝術氣質的時尚品牌;“尋找當代中國生活美學的自我”是例外所提出的品牌哲學及主張,這次“雙面例外”的推出,則可以說是例外品牌精神更進一步的實踐。
例外問答:
您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哪一本?太多了。
您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月黑高飛》。
喜歡的一張唱片?《LE PEUPLE MIGRATEUR》《遷徙的鳥》原聲。
讓您記憶最深刻的一個地方?
最喜歡的城市是京都。
后記:
在我們采訪的咖啡廳里,毛繼鴻為我們講述著他的服裝文化理念,卻沒有聽到他成功經營這個世界級品牌的艱辛。在云南,例外的年銷售量就突破了100萬,這不僅僅是個數字,它更是一個里程碑,是云南消費者對原創品牌的肯定。而數字背后,他的種種思想方式以及沒有定數的機緣巧合最終凸現出明晰的線條,要生存更要市場,在轉化“學院派”和“市場派”的“例外”關系中,很多理想青年人應該更好地抓住個性,在脫去華服后,還能完整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