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紛紛走向互聯網化,并希望從電商大蛋糕中分一杯羹。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2年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較2011年增長47.5%,B2C交易規模在網上零售市場的比重持續上升。在服裝行業整體受挫的背景下,B2C市場服裝品類逆勢增長,保持167.0%的增速。在行業高速增長的背后,安踏品牌也經歷著互聯網化的歡喜和陣痛。在這背后,安踏經歷了怎樣的思想碰撞,又總結出了哪些發展箴言?
電商,去做才有機會
對于安踏涉足電商及應用互聯網技術的初衷,張濤坦言,"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這一回應看似有一種互聯網化大潮下傳統企業被迫"觸電"的無奈,而實則也坦露了安踏做電商的決心。張濤表示,在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的過程中,肯定需要適應的過程。因為傳統的零售業態,更多的是與實體店鋪業態、連鎖加盟業態聯系在一起;而電商則是通過線上資訊的傳遞,從而實現交易的手段,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業態。
作為國內知名運動品牌,安踏顯然不會安分于現狀。據張濤介紹,安踏采用多條道路去嘗試做電商,包括代運營、托管、直通車、官網旗艦店等各種渠道去嘗試。張濤表示,安踏力求在多種嘗試中達到統一認識。在多重實踐中,安踏摸索著找出傳統企業做電商的真正答案。張濤表示,安踏希望通過做電商或者說與互聯網結合,提升對客戶信息搜集、反應速度、直接提升銷售效率等方面的優化。然而,如果不做很好的管理,如果不做很好的區隔,就會產生"竄貨"現象。而這也正是傳統企業"觸電"過程中經常遭遇的嚴重危機。面對安踏電商目前的成績單,張濤給出了"總體表現滿意"的評價。張濤認為,目前安踏電商的線上管理已經流程化、制度化,并形成規模。安踏花費兩年多時間達到這一程度,十分可喜。安踏做電商并不僅僅為了開拓銷售渠道。張濤借用安踏董事長丁志忠的話,電子商務絕對不僅僅是一門生意,而是真正驅動發展的核心技術,未來如果不用互聯網的方式去思考的話,遲早會摔跟頭。面對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發展大勢,張濤堅定地認為,"做,才會有機會"。
做對品牌負責任的事
目前,多家傳統品牌商高調參與電商平臺的尾貨促銷、低價清庫存活動,而安踏電商卻鮮有參與。在各種品牌商高調媒體曝光的背景下,安踏電商頗為低調。面對這一現象,張濤表示,這種打狠折、清庫存的做法,是對品牌不負責任的做法,對品牌傷害非常大。張濤認為,太大規模清庫存、低價傾銷是行業發展的"毒瘤"。品牌一上線就打6折、7折,這本身是在傷害品牌。面對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庫存壓力,安踏除了采用傳統的促銷方式,更傾向于"健康瘦身",包括預測庫存壓力,主動控制訂單量;降低經銷商拿貨折扣,財務補貼等方式分擔經銷商壓力;幫助門店提升售賣率和效率,關閉效率不達標的店面。
在"下水道"和"煉金石"的分岔路口,安踏電商顯得更為清醒。張濤表示,"中國制造淪落到今天,根本原因在于不去培育品牌、不去鍛造自己的品牌精神,沒有讓消費者接受品牌體驗,而這樣的最終結果就是拼價格"。顯然,價格并不會永遠成為消費的主導因素,張濤對易觀網表示,"中國的消費者會越來越理性,大家對于品牌的忠誠度和消費理念會慢慢培育并形成自己固定的STYLE,這個培育的過程,僅僅靠低價促銷將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行業發展殺手。"摒棄惡性低價促銷,選擇鍛造品牌做內功。張濤肯定地表示,安踏絕對不會做傷害品牌精神的事情。
保持清醒激流勇進
就安踏電商所走過的風風雨雨,張濤坦言,"沒有最大的困難,只有更新的困難,挑戰不斷。"顯然,安踏在互聯網化的過程并不一帆風順。張濤表示,"企業對自身的價值鏈需要想清楚,這是最重要的","做電商不能說單純地為了提升銷售或者是做品牌推廣,互聯網給企業帶來的是全價值鏈條的提升"。對于阿里巴巴集團前任CEO馬云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億級豪賭,張濤給出了全新的評判。"這是個假命題",張濤認為,王建林說的是總得需要人去做修指甲搓澡的事,而馬云說的是修指甲搓澡的事將會是線上電商帶來的業務。就未來電商與傳統企業的關系,張濤表示,"電商并不是截然分割的業態,這是與品牌企業既有的價值鏈條充分融合的業態,而且一定不能割裂來看待","互聯網將融入到未來企業價值鏈條的每個環節"。伴隨著變革和調整,經歷著困難與成就,安踏在實踐中摸索適合自己的最優模式。張濤表示,"每個企業的模式都是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很難說誰創造了什么模式,只要你形成了一個很適合你自身業務模式要求的模式,就是ok的模式"。顯然,隨著行業和市場的發展變遷,傳統企業必須因"時"而異、因"市"制宜。張濤最后表示,企業需要用互聯網思維和方式去重構價值鏈條,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服務于平臺銷售,而這個探索沒有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