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院內的籃球舉重館匯集著中國國家舉重隊、摔跤隊、柔道隊的幾十名運動員,印有安踏logo的運動服及運動鞋出現在現場。這一天,安踏正式簽約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運動管理中心,為中國國家舉重隊、摔跤隊、柔道隊的運動員及教練員提供全套比賽及訓練裝備。
同樣的景象還發生在2個月前,8月4日,安踏正式簽約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這件事在行業內更多被人談起的另一個話題是,安踏替代了贊助中國體操隊23年之久的李寧,在中國體操隊相對低潮期的時候,大力投入支持高調簽約。“簽約國家體操隊,是安踏圍繞中國奧委會這樣一個整體戰略的延伸。”現場,安踏副總裁張濤表示。
臥薪嘗膽 安踏的“變身”之路
09年起安踏攜手中國奧委會,開始為中國代表團提供全套領獎及生活裝備。同時也拉開了安踏狂攬中國國家代表隊資源的序幕。
同在09年,安踏正式成為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的戰略合作伙伴,為中國國家帆船帆板隊、賽艇隊、皮劃艇隊、皮劃艇激流回旋隊、蹼泳隊等多支國家隊成員,量身打造比賽裝備、訓練裝備等全套裝備。這也開創了水上運動中心國家隊首次采用國內企業提供的專業運動裝備進行比賽的歷史。安踏為水上運動中心設計的比賽服全部采用立體剪裁、激光拼接等先進技術,并且采用了降風阻和防輻射材料。該材料能大幅降低陽光直接照射對運動員的影響,同時還能迅速排汗以降低體溫。
隨后,安踏與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的合作進一步擴大,除了簽約四支國家隊7位代言人,安踏冬季項目的裝備開發也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安踏為短道速滑運動員打造的比賽服,均采用意大利進口材料,穿著舒適,降風阻、包裹性好,具有非常好的安全保護功能。針對短道速滑運動員容易跌倒特點,安踏甚至在比賽服的手腕、腳踝、膝蓋后面等血管以及肌肉交錯的關節部位使用了防彈材料合成纖維,即使運動員不小心發生意外摔倒,也不會被冰刀劃傷。
2013年,繼與前奧運冠軍鄒市明牽手打響中國職業拳擊首記重拳之后,安踏在拳擊領域再次發力,簽約國家拳擊隊,跆拳道隊、空手道隊,提供專業比賽及訓練裝備。
截至目前,安踏相繼與水上運動、冬季運動、拳擊跆拳道運動、體操運動、舉摔柔運動共5大運動管理中心簽約,向24支國家隊提供比賽、訓練裝備。
但安踏并未就此止步,安踏還有更大的夢想。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曾霸氣地表示:“所有優勢金牌國家隊都是我們的目標。”
安踏的底氣:業績倍速增長
如此密集的行動,以及未來更遠大目標的背后,安踏的底氣是什么?受近年行業調整影響,運動品牌的日子過得并不太好。但在行業分化與洗牌的大環境下,安踏憑借“零售轉型”戰略的順利實施,成為了率先恢復元氣的企業。從各大運動品牌的2014年中報來看,安踏可謂一枝獨秀。截至2014年6月30日,安踏營業收入為4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凈利潤為8.03億元,同比增長28.3%。李寧實現收入31.3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8.0%,虧損額由去年同期的1.84億元擴大至5.86億元,虧損增幅達2.18倍。特步營收增長1.8%至人民幣21.35億元,但利潤下降16.6%至人民幣2.84億元。361°營收增長4.6%至人民幣20.9億元,凈利潤增長28.3%至人民幣2.63億元;匹克營收增長10.1%至人民幣12.9億元,凈利潤增長34.6%至人民幣1.21億元。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收入數字之外,給安踏更大信心的一些外行人并不太熟知的數據,這些數據更能體現一家企業的經營健康狀態。平均存貨周轉日數是判斷企業庫存是否健康的重要數據,截止6月30日,表現最好的是安踏和361°,均為59天。表現最差的則是李寧,高達106天。特步和匹克分別為94天和87天。平均貿易應收款項周轉日數是體育用品企業財務健康的保障。在這方面,安踏仍然表現最好,為36天。最差的則是361°,高達165天。此外,匹克123天,特步96天,李寧78天。而現金存量方面,安踏憑借44億的現金存量高居榜首,特步、匹克、361°分別為30億、20億和17.6億,李寧公司的現金存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僅有9億元。
安踏的野心:代表中國體育
底氣十足的經營狀況以及大大闊斧的體育資源拓展計劃并不是安踏的最終目標,安踏還有更遠大的夢想。“安踏的核心戰略很明確,那就是專注中國體育。我們希望消費者聯想到中國體育,就能聯想到安踏。”張濤說這段話的時候語氣十分堅定。
對于國人而言,金牌代表著國家榮譽。當我國運動健兒在全球性賽事上奮勇拼搏時,當他們站上最高領獎臺享受全世界的關注和掌聲時,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受最深的是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這是運動品牌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機會,安踏自然不希望錯過。成為中國奧委會長期合作伙伴,使安踏能夠親身參與到“冠軍時刻”,簽約5大體育管理中心24支國家隊,則可以更好地讓消費者感受到安踏的“冠軍精神”。
至今安踏已攜手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溫哥華冬奧、廣州亞運、倫敦奧運、索契冬奧會、南京青奧會、仁川亞運等各項國際大賽,為中國體育榮耀及中國體育形象的展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領獎服代表中國體育榮耀形象不同,與運動員賽場表現緊密相關的運動裝備則是運動員精神、運動精髓的代表。除了為中國代表團提供領獎裝備,安踏還持續為其合作的24支國家隊提供運動訓練及比賽裝備,支持他們更好的賽場表現。
張濤表示:“從贊助提供代表中國體育形象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裝備到全面滿足運動員日常訓練與比賽的專業裝備,安踏用永不止步的精神和從材料、到設計再到裝備制作工藝等多方推動運動在國內的普及,幫助運動員提升運動成績、支持中國體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