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縣城昆陽鎮的一個工業園區,僅一條小馬路之隔,兩家知名企業比肩毗鄰。一家叫莊吉集團,另一家叫喬治白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兩家企業皆肇始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且都是服裝業起家。莊吉的前身為創辦于1993年的溫州莊吉服裝有限公司,1996年組建集團公司,主營高端西裝。喬治白的雛形是平陽縣襯衫廠,1995年改制成立
喬治白制衣有限公司,開始涉足商務職業裝。
就這樣,莊吉和喬治白同時起步,在同一個地方、從事同樣的行業,面對的市場形勢、政策環境等等也都完全相同。兩家企業還一度進行過緊密合作。唯一有點差別的,就是莊吉主營高端西裝,喬治白主營職業裝。不消說,在一般人眼里,西裝應該更加考究,而職業裝,不就是工作服嗎?似乎與“高大上”無法沾邊。
然而,就是這樣兩家有著那么多相同之處的企業,卻遭遇了截然相反的命運——
莊吉破產了!2015年4月14日,其旗下的6家公司向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已被法院受理。喬治白,卻在服裝行業一片肅殺的嚴寒之中,不僅屹立不倒,反而越來越好。
命運的不同,緣于走的路不同。
莊吉:跨界,別讓界給跨了
莊吉的創辦者鄭元忠,并非泛泛之輩。鄭乃溫州樂清柳市鎮人,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代優秀企業家的代表。
出生于1952年的鄭元忠,遭文革動亂,喪失了繼續求學的機會。20歲出頭,他就帶領一支工程隊走南闖北挖隧道、造閘門、修鐵路。
1973年,鄭元忠回到家鄉一口氣創辦了柳市五金制品廠、樂清膠木電器廠、樂清無線電元件廠等數家企業,短短幾年即擁有了十幾萬資產,成為柳市鎮第二富,人稱“電器大王”。
1982年,國家七部委工作組進駐柳市鎮,以“投機倒把罪”查處了八個個體業主(即大名鼎鼎的“溫州八大王”)。鄭元忠因此經歷了186天的牢獄之災。
改革開放的春風,為民營經濟崛起吹響號角。鄭元忠東山再起,他重操電器業,創辦了樂清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業精益開關廠,并取得了國家主管部委頒發的第一批低壓電器生產許可證。
昔日的電器大王,再度風生水起。1992年秋,年屆不惑的鄭元忠做出了一個令很多人意外的決定:以50萬元年薪聘請總經理管理精益開關廠,自己則走進課堂,到溫州大學國際貿易系潛心讀書。
學習讓鄭元忠接觸到了很多先進的理念、新奇的術語。1993年,他投資2000萬元,創辦莊吉服裝有限公司,開始進軍服裝業。1996年組建集團公司時,鄭元忠在溫州率先跳出了家族企業的窠臼,完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
莊吉主打高級西服,“莊重一身,吉祥一生”的廣告詞,曾經家喻戶曉。莊吉西服一般定價3000~4000元,便宜的2000多元,貴的8000~1萬元甚至更高。即使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這個價格也相當于不少工薪階層半年、甚至是一年的工資啊。
莊吉不但有自己的品牌,還在全國布局了400家門店的終端渠道,集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高端的定位、昂貴的價格、新潮的設計、精湛的工藝為莊吉帶來了滾滾財源。
服裝業的成功,為莊吉集團戴上了許多耀眼的桂冠: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服裝十大影響力品牌鄭元忠被譽為“溫州改革開放十大風云人物”、“十大風云浙商”、省級勞動模范。
然而,莊吉并沒有在服裝業繼續深耕細鋤,而是在國內眾多品牌崛起、競爭激烈、利潤收窄的背景之下,像不少企業一樣,“跨界”、“轉行”,奉行所謂的多元化戰略,撲向了一個又一個更賺錢的行業。
最先涉足的是房地產。2003年,莊吉集團與現代集團合作,在天津投資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莊吉購物中心,完成后于2005年整體轉讓出去。
繼而伸手的是礦業。2006年底,莊吉集團到云南投資有色金屬行業,在云南普洱市獲得了2000多平方公里有色金屬礦的開采權。此外,還有物流、水力風力發電、金融投資等等,這些項目,有的確實一度成為莊吉的搖錢樹。
賺錢—擴張、擴張—賺錢的邏輯,驅使莊吉像紅了眼的斗牛,在撈快錢、賺大錢的軌道上一路狂奔,闖入了一個又一個熱門行業。莊吉旗下曾擁有18家子公司。
終于,利潤豐厚的造船業以及由此掀起的造船熱潮,吸引了莊吉的目光。莊吉的領導算了一筆賬:9個月可以建造一艘船,賺的錢相當于莊吉服裝一個園區全年所有的利潤和稅收。
2006年9月,莊吉集團先后收購、兼并三家船業公司,在溫州樂清成立了浙江莊吉船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億元人民幣。
翌年,莊吉船業開工造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襲來,國際航運業全線虧損,造船業也因此進入寒冬。國際造船業的很多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的行家都損失慘重,紛紛收縮陣地。但莊吉初生牛犢不畏虎,不僅毫不收手,反而加大投資力度,到2010年已投入10億元。建成了溫州、臺州地區設施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造船廠。
其間,莊吉接到了一些訂單,最大的一筆是香港巴拉哥集團的兩艘8.2萬噸散貨船訂單。這兩艘船,創造了溫臺地區最大船舶的建造紀錄。莊吉船業將訂單押給了銀行,換取貸款,墊資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