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5年全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約6.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約5%,利潤總額增長約8%,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同比下降約6%。2016年,紡織行業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行業仍需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克服各種風險因素,同時相關政策也應給予適當扶持,確保行業持續實現平穩發展。”這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在1月20日于山東青島舉行的2015~2016年全國“質量紡織”交流大會上指出的。
高勇表示,今年是紡織行業開展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的第36個年頭,是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評審活動的第4個年頭。通過4年的實踐,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組織機構、獎項設置更加完整、合理,評審程序及評審過程更加科學、規范,管理監督更加嚴格、有效,覆蓋地區、行業、領域更加廣泛,但仍存在有待完善之處。
高勇強調了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的重要性,并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為了能夠穩定、高效、持續的將行業質量工作開展下去,“十三五”期間行業質量工作需要在四方面著力:成立“質量紡織”聯盟;加強培訓,深刻理解質量管理工作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開拓思路,全面開展質量管理小組工作;廣泛加強合作,促使申報企業數量和成果數量不斷增加。
會上,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獲得“第四屆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保定天鵝新型纖維制造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獲得“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宜賓海絲特纖維有限責任公司鄧傳東等12人獲評“質量杰出人物”。此外,為規范紡織行業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制定和管理工作,引導和鼓勵相關單位及個人積極參與單耗標準制定工作,提高單耗標準制定工作質量,本屆大會對2015年全國紡織行業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希努爾男裝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獲得“紡織行業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工作先進單位”,平湖市服裝行業協會季安莉等18人獲評“紡織行業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工作先進工作者”。
會議還舉行了倡議組建全國“質量紡織”促進戰略聯盟儀式。據了解,該聯盟是一個各級紡織行業協會、企業以及專業機構交流和開展質量工作、質量管理技術創新的平臺。搭建這個平臺的目的在于,樹立聯盟在紡織行業質量工作中旗幟性和標桿性的形象和地位;保障和促進紡織行業質量工作穩定、高效、可持續的開展;整合各級紡織行業協會資源、企業資源和相關社會資源,提升紡織行業企業綜合質量服務水平;培育和認證一批聯盟企業,使其成為具有行業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企業,在紡織行業質量工作中以及未來紡織行業發展中起到標桿示范和帶動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指出,當前紡織質量主要面臨原料、工藝裝備、標準體系三方面問題。質量優先是中國紡織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紡織產業要想有更大的發展,提高質量是關鍵。紡織產品質量要著重提升兩個關鍵點,一是性能要高,二是功能要多。紡織產品要向安全、健康、舒適、美麗等方向發展,還要與文化、品牌相結合。
在隨后舉行的全國“質量紡織”高層論壇上,來自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江蘇堂皇集團有限公司、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的代表,向與會者分享了企業在推進“三品”戰略、質量管理、卓越績效方面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