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被調查棉農植棉面積加權平均計算,全國植棉面積為6822萬畝,同口徑比較下降6.7%。截止6月底,全國棉花現蕾率達到78%,較上年同期減慢7個百分點,病蟲害發生程度總體較輕,其中病害較輕的占到79%,蟲害較輕的占59%;長勢較好的占49%,各項指標略低于去年同期,其中內地棉區棉花長勢相對較好,新疆棉區長勢略差,預計全國總產將達698.7萬噸,同比下降5.8%。
黃河流域棉區6月大部熱量比較充足,河南、河北和山東等省出現幾次降水,旱情有所緩解,墑情較為適宜,有利棉花生長和現蕾,但由于前期氣象條件不利,棉花生長較為緩慢,現蕾時間較往年推遲7-10天。截止6月30日,被調查戶現蕾率為86%,同比減少12個百分點。病蟲害發生程度較輕,被調查戶中認為病害較輕的占83%,同比減少15個百分點,主要是部分老棉田枯黃萎病發生較重,但后期天氣放晴,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認為蟲害較輕的占73%,與去年基本持平。棉花總體長勢較好,認為棉花長勢較好的占總調查戶的55%,預計棉花單產較上年略有提高。
長江流域上中旬多晴好天氣,有利棉花生長發育,其中安徽、湖南和江西長勢較好,湖北和安徽局部地區較為干旱,棉花生長緩慢,下旬降水緩解了旱情,但連續大到暴雨也導致部分棉花受到漬澇災害,特別是江蘇,陰雨寡照使棉花長勢變差。截止6月底,被調查戶現蕾率為74%,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由于前期較為干旱,幾乎沒有病害發生,后期雖陰雨導致發生增加,但發生程度相對較輕,被調查戶中認為病害較輕的占68%,較上年同期減少13個百分點;認為蟲害較輕的占67%,較上年同期增加15個百分點。棉花總體長勢較好,認為長勢較好的占總調查戶的59%,預計流域內大部分棉區單產持平略增。
新疆棉區播種以來光溫條件總體適宜,但平均氣溫、日照均較上年同期減少,而降水增多,中旬南疆部分棉區遭受暴雨和冰雹襲擊,棉花受災較重,長勢總體不如上年。受災后,一些棉農補種棉花早熟品種,還有的棉農改重玉米、西瓜等其他農作物,棉花面積有所縮減,但巴州等地面積較前期預測擴大,兩者相抵,新疆今年面積仍然保持相對穩定。截止6月30日,被調查戶現蕾率為73%,較上年同期減緩2個百分點。病害發生程度較輕,蟲害發生程度稍重,被調查戶中認為病害較輕的占83%,較上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認為蟲害較輕的占35%,較上年同期減少7個百分點。棉花總體長勢較去年差,認為長勢好于去年的僅占33%,而差于去年的占到44%,其中兵團好于地方,預計棉花單產同比小幅下降。
2、中國棉花儲備投放情況
截止7月26日,累計上市總量14203231.87噸,累計成交總量3387839.449噸,總成交比例23.85%。其中進口棉累計成交798001.1011噸,5月6號至今累計成交2011年度進口棉686125.8885噸。
按中儲棉公告,自4月18日開始拋儲2012年度新疆棉,5月6日開始拋儲2011年度外棉,國儲棉競買成交較前期大幅活躍,特別是進入5月下旬以來,2011年度外棉的日均輪出數量大幅增加,紡企競價日趨激烈,5月23日3.01萬噸外棉(主要是美棉、西非棉等)全部成交,而且成交均價也不斷攀升。其中5月6日-23日共投放5.725萬噸外棉,100%成交,而且競拍異常激烈,而從競拍的盤面價格來看,同等級的2011年度的外棉最終成交價明顯高于2011年度地產棉,長度較好、庫點合適的高等級外棉成交價甚至要高于新疆棉。
企業選擇進口棉的另一部分原因在于,進口棉凈重結算、含雜少、以及相比目前港口直接購買要略劃算一些。
(三)進出口方面
據海關統計,2013年6月我國進口棉花26.98萬噸,較上月減少7.6萬噸,降幅22%;同比下降43.3%;平均進口價格2160美元/噸,較5月上漲122美元,漲幅6%,同比下跌9.2%。2012年度前10個月累計進口378.2萬噸,同比減少20%;2013年上半年累計進口241.2萬噸,同比減少21%。
6月宏觀經濟環境總體依然偏弱,紡織市場淡季特征明顯,需求較為低迷,企業成品庫存增加,資金壓力加大。國內低等級紗線價格持續走弱,高端產品價格相對堅挺,棉花進口以澳大利亞等國高等級棉為主,平均價格繼續上漲,進口量自3月以來持續回落。進口棉中,滑準稅進口比例最高,達到七成;貿易方式中一般貿易進口仍最多,比例接近一半,加工貿易增長明顯;來源國美國依然最多,澳大利亞和巴西快速增長,而印度持續大幅下降;進口海關以青島、上海和南京為主;進口地區中北京、山東和江蘇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