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開始對我國的服裝產業產生影響到現在,已經整整5年,可以說過去的5年,是中國服裝業發展環境最為復雜的5年,也是面對問題和困難最多的5年。從全球經濟的低迷到中國經濟的調整,從消費增長的放緩到綜合成本的提高,從產業要素的變化到競爭格局的重組,中國服裝業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P>
2008年~2013年,這5年不僅是中國服裝業發展最為復雜的5年,同樣也是中國服裝業提升發展最快的5年,尤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之際,行業確立了服裝強國建設的目標,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觀、價值觀日益清晰,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品牌優勢地位進一步增強,中國服裝業取得了內涵式發展的新成績?! ?/P>
讀數據 在考驗中壯大
透過這樣一組數據,也許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5年,中國的服裝業究竟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
在外貿出口方面:據海關統計,過去5年,我國服裝出口數量相對穩定,但出口金額不斷增加。中國服裝出口從2008年的1197.9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601.55億美元,累計增長33.7%,出口金額占全球服裝出口金額的比重從2008年的33.1%提高到2011年的37.15%;出口單價從2008年的3.32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4.49美元。累計增長35.24%,體現了出口產品附加值的不斷提升,中國作為世界第一服裝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的優勢地位得以鞏固和加強。
在國內消費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限額以上行業企業服裝零售額從2008年的3775.50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9777.80億元,增長158.98%,明顯高于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83.15%的增速水平。這不僅表現出服裝企業市場拓展的強勁能力,同時也體現了行業對廣大人民群眾衣著消費需求的滿足和對更好生活新期待的順應。
在行業投資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2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投資同比分別提高21.77%、17.76%、32.96%、42.96%、15.19%,保持了較快增長。這些數據說明,我國服裝業技術改造投資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同時中西部地區投資占比快速提升,這也體現了行業內涵式發展和區域布局的不斷優化。
在企業效益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8年~2012年,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3.02%、21.31%、35.81%、33.18%、10.16%,行業各項經濟運行指標明顯進步,行業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
由此不難看出,5年來,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服裝行業保持了兩個市場的刺激增長,價值創新步伐在不斷加快,我國服裝業的轉型升級在全面提速?! ?/P>
看態勢 在調整中推進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我們大力調整的情況下,紡織服裝仍然作出重大的貢獻。這個貢獻來之不易,也就是說我們服裝紡織的結構調整在不斷地推進,并且已經取得了成效?!敝袊b協會名譽會長杜鈺洲說道。
而在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所作的《中國服裝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也進一步闡述了在這個全面轉型時期,中國服裝業呈現出的創新發展的新態勢。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繼承創新體系日益完善。在產品創新方面,企業不斷洞悉市場,研究消費需求變化,加強時尚原創。
產業結構加速調整,產業素質明顯提升。產業布局不斷優化,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區,從中國境內到新興經濟體國家,服裝企業依據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進行全新資源的配置,并實現著產業要素的國際化。
科技水平大幅提高,兩化融合步伐加快。新技術、新公益、新材料運用普遍,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服裝生產加工向智能化、模塊化等方面發展。同時,信息化技術在整個產業鏈中大量應用,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
品牌形象逐步豐厚,品牌內涵愈加飽滿。品牌文化逐步增強,中國特色的服裝品牌群體基本形成。一批中國原創品牌在國際舞臺展現了中國服裝行業的創造力,中國服裝品牌逐步得到世界的認可。
跨國整合實現新突破,國際化運營邁向新高度。在全球化的視野中,企業積極嫁接國際優質資源,實現了各類智力資源的整合。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