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我國紡織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雖仍存在,但是內需市場基本面依然良好,隨著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我國的紡織行業或將在下半年迎來拐點。
紡織行業發展
已經出現恢復性行情
2013年上半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數據日前出爐。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數據統計,今年1—6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297.3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利潤總額1351億元,同比增長16.6%。1—6月,全國共出口紡織品服裝1309.4億美元,同比增長11.85%。全行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3915.9億元,同比增長15%。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稱,這一數據表示上半年紡織行業發展已經出現恢復性行情。對于各項指標基本實現穩定增長的原因,朱慶驊分析認為,一方面,紡織品的主要原料棉花今年上半年價格呈下降趨勢,這有效提高了紡織行業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面,紡織品出口量出現明顯增長,為紡織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今年年初以來,我國股市行情出現了一股波動,就在很多人以為冬日已過,牛市臨門的時候,大盤卻轉勢一扭。紡織企業在市場整體疲軟的情況下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度過了2012年的艱難歲月后,今年紡織業的情況開始有所好轉。出口的生絲和棉紗線價格也開始逐漸反彈。與去年相比,今年紡織品的出口總量與出口增速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再加上國內棉價的逐步下降,我國紡織行業的業績也有很大提高。”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紡織企業負責人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說。
在收入升高和成本下降的雙重驅動下,紡織行業利潤的增速在逐步加快。自2012年6月觸底以來,紡織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增速達到了15%,利潤增速累計也已恢復到20%以上。由此可見,業績復蘇推動了紡織業行情向好,照此下去,紡織業下半年或將表現強勢。
壓力猶存
紡企海外“拓疆”
上半年,雖然行業各項經濟運行指標基本實現穩步增長,出現了明顯回暖跡象,但是在行業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朱慶驊認為,這一階段我國紡織行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產能尚未實現升級轉型,僅有少部分企業專注于技術研發,產品附加值較低;其二,紡織行業品牌化程度較低,壓縮了紡織企業的盈利空間;其三,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中心和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聯合指出,下半年紡織行業的外部形勢依然較為復雜。一方面,支撐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內需市場基本面依然良好,具備繼續實現平穩增長的條件;行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繼續推進,將加強行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行業面臨的各種外部壓力仍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