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盡管內需增速放緩,外需復蘇緩慢,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仍存在,但許多紡織企業能夠積極根據市場形勢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產業升級,不少企業迎來逆襲良機。10月21日~24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簡稱面料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參加展會的不少企業向記者反映,中國紡織企業經歷過不少困難時期,應對困難能逼著企業產生智慧,很多行業創新的舉動往往出現在行業困難時期。通過跨界開發產品、整合供應鏈,一些紡織企業今年反而迎來逆襲良機,市場銷售額擴大,利潤增加。
紡織產品開發無邊界
協同創新、聯合開發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早些年就在行業倡導的開發理念。在今年的面料展上,這已成為眾多企業的自覺行動。許多面料企業展出的主要展品已不是布匹,或一塊塊布品小樣,而是設計新穎、做工精細的服裝。“銷售人員與設計師對接,了解設計師的需求并反饋到開發部門,這已成為銷售人員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北江紡織總經理顧翔告訴記者,北江紡織專門設立由幾十人組成的研發團隊,設計服裝和運用新的成衣技術,不僅僅為買家提供面料,還要為買家提供用北江研發的面料做成的服裝樣式。
在本屆面料展上,如意集團推出了六大功能性毛紡面料。有光感毛紡面料、可機洗毛紡面料、智能保暖系列毛紡面料、易舒展系列毛紡面料等。把毛紡面料原來難以具有的功能,通過技術研發得以實現。如意集團的參展人員談到,功能性毛紡面料適用性強、銷量大,推出后市場反映很好。現在已被廣泛用在軍隊、銀行、電力系統職業服裝上。除了功能的跨界開發外,工藝跨界開發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本屆展會上,如意集團還推出了印花毛紡面料,而以往這一工藝主要用在棉紡面料上。此外,其推出的雙面花尼面料,做服裝的時候可節省輔料。3D浮雕面料、鏤空復合面料則能讓服裝更時尚。如意集團今年推出的用十幾種不同工藝、不同材質跨界整合的面料產品很受客人喜愛。據如意集團參展人員介紹,由于新產品多,如意集團今年無論是內銷還是外銷都仍有3%~5%的增長。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的跨界步伐更大,不僅投入力量開發服裝款式,而且更進一步跨界到設計環節。面料展期間,華孚舉辦了“華孚杯·中國色紡時尚設計大賽”。這已是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設計師協會共同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色紡時尚大賽。是什么理念和力量支撐一個紗線企業發起并舉辦色紡時尚設計大賽?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玲的回答是:“不斷開掘新的時尚元素,是‘華孚杯·中國色紡時尚設計大賽’的價值所在。”
20年間,華孚一直在色紡紗領域埋頭耕耘,在趨勢引領、研發先導、品牌營銷、快速反映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目前,華孚已形成了完善的時尚服裝生產體系。
然而,在發展中,華孚也在思考,當今世界是什么在主導商業發展的方向?陳玲認為,環保、時尚、科技是引導消費者生活方式轉變的根本要素。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決定當今企業發展方向。華孚要從一個產業領軍企業向時尚引領和探索者進化。所以華孚要從時尚的沿頭探索引領時尚潮流,這是華孚自2010年開始和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共同主辦華孚杯·中國色紡時尚設計大賽的初衷。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華孚不斷地尋找新藍海,擴大色紡紗應用范圍。在展會期間,華孚宣布與世界產量最大的高檔襯衣色織面料生產廠商、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紡織服裝企業魯泰紡織合作,把色紡技術運用到梭織面料領域,共同引領色紡梭織時尚。其展位展示了雙方合作完成的新型色紡襯衫,突出其在商務休閑服裝方面的多重優勢,贏得場內各大買家駐足。
供應鏈整合提速本屆面料展上,中國參展企業的一個重要變化是,不再是簡單地推介產品,而更注重推介一攬子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已意識到,在價格競爭優勢失去后,掌控供應鏈更多資源,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才能重構新的競爭優勢。利用國外設計和創意資源提高中國面料企業的設計和產品開發能力,成為許多面料企業的共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