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大部分品類的前三幾乎都被傳統品牌包攬,“雙11”破億陣營中的18個品牌里僅有5個是淘品牌,與去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事實上,這一趨勢從2012年的數據中就可見端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淘寶“雙11”破億品牌有5家,裂帛作為唯一一家天貓原創品牌奪得一席。
“雙11”作為一年一度的電商狂歡,猶如一場馬拉松賽跑,從2009年僅5000萬元的銷售額到2013年350億元的驚人數字,今天,淘品牌稍顯后勁不足,出售套現的消息不斷,GXG、小米蟲子在今年已經相繼被森馬和駱駝并購。
傳統品牌擁有品牌影響力、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以及強勁的流量造血能力,這些都是淘品牌在短時間內所無法比擬的,更是將今年“雙11”銷量目標定在300億元的天貓所樂見的。
2013年“雙11”給了淘品牌一個信號,傳統品牌在淘寶、天貓平臺成為主流已是大勢所趨。對此,有些淘品牌正在逐步弱化自己的淘品牌定位,包裝成傳統品牌“示人”,而未來以O2O為背景,越來越多的淘品牌會實現“落地”,因此,未來淘品牌和傳統品牌間的界定應該是越來越模糊的。當然,還有一些淘品牌選擇堅持“一條路走到黑”,繼續專注于小而美的路線。到底哪條路能讓已顯疲態的淘品牌“再起飛”?也許只有在2014年的“雙11”中才能得到答案。
不過,如果說傳統品牌在今年“雙11”是絕對贏家也不盡然,也有一些品牌的表現意外地不如預期。今年“雙11”真維斯的成交額是5500萬元,不僅未達到預期的8000萬元,甚至還低于去年的5700萬元。
真維斯認為訪客數量的降低是導致成交額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但從當日成交看,其轉化率仍有所提高。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劉偉文說,“今年大量國際品牌的進駐,同時增加了很多品類,使得訪客流量有所分散。”
據統計,天貓商城今年共有3萬多商家參加“雙11”,這一數字是去年的3倍,而本就擁有不少“群眾基礎”的國際品牌的“攪局”,則為本就激烈的競爭局勢加了一把火。在“雙11”預熱的名單上,Gucci、Armani、COACH以及Calvin Klein等知名國際品牌赫然在列,而首次參加“雙11”的優衣庫,其天貓旗艦店的單日銷售額超過了1.1億元。
2013年電商大事記
1月,裂帛收購天使之城。此次收購,是淘品牌大型整合的第一案。4月,雅戈爾官方網絡旗艦店上線,并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鋪貨。
7月,韓都衣舍宣布“韓都商城”上線。淘品牌韓都衣舍由單純的網絡品牌向渠道拓展。
10月,美特斯邦威宣布啟動O2O戰略,將利用互聯網、商務電子化顛覆信息不對稱的傳統商業模式。
10月,駱駝宣布高價購買淘品牌小蟲米子,交易將以股份置換的形式完成。
11月11日,駱駝集團整體銷售額達3.8億元,全網排名第三。駱駝服飾旗艦店銷售1.7億元,位居服飾行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