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依托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銅牛集團以推進科技創新帶動企業發展,2012年新申請科研項目2項、專利2項、授權專利2項,新產品占總銷售收入的30%以上;光華集團以科技創新優勢大力推進寬幅涂層布等科技型產品,拉動集團整體增長。
三是創新經營模式,開辟線上新渠道。許多品牌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如愛慕的“愛慕在線”電子商務已成企業海內外營銷的重要手段;杰奧針對電子商務專門推出網絡版,加快品牌年輕化進程,取得明顯成效;誕生于互聯網的新銳時裝品牌裂帛在連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又實現了200%的增長。
四是自主品牌成功進軍國際市場。愛慕在新加坡市場落地3年后,又成功入駐澳門;藍地在新加坡金沙購物廣場開店,又將在澳門面市;東尚股份自主品牌羽絨服遠銷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品牌在83個國家注冊。
五是注重文化建設,樹立品牌形象。在2012年倫敦時裝周上,依文與例外共同上演“山水”中國時裝秀;在倫敦奧運會開幕日,依文舉行題為“和”的發布會。
2013年形勢喜憂參半
對于2013年的整體形勢,常青冷靜地分析道:“我國經濟及服裝紡織行業所面對的形勢,去年以來凸顯的外需不振、內需趨緩、利潤下滑的不利局面,在短期內不會有根本轉變,來自各個方面的困難還將進一步困擾著我們,形勢確實不容樂觀。但從長遠看,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將給服裝紡織行業帶來新的社會需求,我們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關鍵是要應對困難,把握機遇。”
常青表示,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需要緊緊把握企業的戰略方向,注重核心價值的培育,越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善于借助外部有效資源,協會也要不斷提升整合資源、提供服務的能力。
2013年,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將采取多種形式,擴大北京品牌的市場影響力,繼續開展“北京最具文化創意的十大時裝品牌”評選活動,借助CHIC平臺推出北京品牌聯展,依托北京知名企業舉辦“時尚北京”晚會;圍繞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開放合作,多渠道助力企業提升,將組織赴美國、韓國學習考察,豐富和深化“北京時裝設計周”系列活動,組織行業內外企業間的考察與交流;廣泛組織、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多方位服務,開展本地企業間及與外阜產業基地的對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對接,為企業產業鏈的優化提供信息和渠道,組織企業信息化應用和電子商務運營培訓和交流,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我們今后要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北京服裝紡織行業的發展和時裝之都的建設而努力。”常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