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貨選款組貨不合理造成庫存
企業、代理商、加盟商三者參與三級組貨,看似綜合眾人意見,實則不科學。訂貨貨客戶選款很粗放,現場憑感覺,現場貼標 決策、不嚴謹科學。估指標、猜款式,所謂的訂貨會幾乎就是“集體猜謎會”。你研我選,代理商卻并不能直接發映消費者的需求,也導致產品風格整體商品企劃得不到執行。在訂貨會前一個月所舉行的篩選會常被篩掉過半,后幾乎重新開發。
訂貨制對代理商組貨能力要求高,一個專賣店對鞋服的SKU(庫存進出計量的單位)數量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從寬度上講,它要求有足夠的品類支撐,并且能按照季節波段陸續有貨上。舉個例子,冬季產品中有T恤、長T恤、衛衣、外套等各大品類,怎么樣才能做好這些服裝搭配,做到專賣店能成系列上架賣貨,這都要求產品結構合理最優。訂貨會中,產品都會分為若干系列用于支撐一個專賣店,一旦代理商僅憑自己的市場經驗來下單,往往看中哪個系列,就會在這個系列上多下單,造成系列下單不均衡,回去之后往專賣店里一放,完全變了樣,成了一組散拼的貨,根本賣不動了。鞋服企業應幫助代理商加強貨品把控能力,推行必定款與每季產品搭配手冊,在搭配手冊里將必定款和搭配款進行著重體現,并在訂貨前就向訂貨人員進行宣導,而非在訂貨會時簡單開一兩場產品主題會議。
近幾年運動、休閑、正裝鞋服企業通過期貨模式實現了大躍進式的跑馬圈地,在這過程中重速度輕管理,而庫存正是產生于管理過程,鞋服企業需進一步加強過程中的管理,而非僅是銷售上的事后數據分析。女裝品類里已有賣一補一加盟零庫存運營的例子,各品類有適合自己的模式,運動與正裝款式變化相對女裝少,貨品批量大,店鋪數量大,走的是規模化分銷,完全配貨制不可行,但可借鑒優化,如賣手參與研發、供應鏈各環節提速、期貨訂貨與現貨補單結合等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