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多元化發展在行業內已為成常態,但一些企業卻在經營過程中受到了副業的拖累。近日,雅戈爾被曝患上“房地產依賴癥”,房產庫存高達200多億元;向新能源、金融領域擴張的杉杉服裝,也被曝出3年內服裝四次質檢不合格。服裝企業在謀求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如何依托服裝企業的特點,協調好主業與副業的關系?
“空心化”現象成常態
近年來,隨著成本不斷攀升、產能過剩加劇,不少服裝企業做起了副業。雅戈爾、杉杉、紅豆、美特斯邦威等國內服裝品牌,都已成為做跨界生意的老手,紛紛向地產、金融等領域進軍。
“這就是常說的服裝企業"空心化"現象。”昨日,中國服裝協會專家顧問團成員、服裝品牌經營戰略專家閔光亞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服裝企業向其它行業進軍,卻讓自己擁有的服裝品牌成了空殼,這已成為目前行業內較為普遍的現象。
閔光亞表示,近年來鞋服業成本不斷上漲、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利潤不斷下滑,向其它產業進軍成為服裝企業規避風險的一大選擇。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服裝企業的短視、浮躁?!遍h光亞介紹,很多服裝企業根本沒有打造“百年品牌”的計劃,看到本行業利潤收窄,其他行業利潤豐厚,就匆忙向這些行業傾斜。
“漢派服飾紅人、太和等品牌的衰落,就是典型案例?!遍h光亞介紹,在他接觸的服裝企業中,很多都是賺了一點錢就不愿繼續做實業了。這些企業從實體經濟里賺到的錢,一部分集中于炒房、炒股、炒資源上,另一部分則進入私募基金、資本運作等領域。
多家企業被副業拖累
事實上,真正能夠從副業中掘金的服裝企業并不多,有些甚至反而被副業拖累。
最近,雅戈爾被曝患上了“房地產依賴癥”,此前多個重金拿下的地王項目如今多陷入銷售不暢的尷尬局面。商報記者查詢雅戈爾2012年年報發現,截至2012年年底,雅戈爾的存貨余額達234.73億元,其中地產業務庫存200多億元,占雅戈爾去年年末流動資產的七成。
另一家服裝企業杉杉股份的三大支撐性業務分別是服裝、鋰電池和投資。雖然杉杉股份在鋰電池和投資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最近3年時間中,其服裝、棉襪等卻出現過四次質檢不合格,包括羽絨含量不夠、纖維含量不足等。
此外,紅豆股份2012年年報顯示,受房地產業務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影響,2012年公司凈利潤為同比下降18.66%,主營業務收入總體同比也略有下降。
“如果沒有詳細的規劃,盲目發展副業只會讓公司陷入混亂?!狈b營銷顧問桑偉勝昨日介紹,一方面,企業不停地涉足新產業,將原來產業的骨干人員進行分流,資金也開始傾斜,本行生意便會開始下滑,甚至出現虧損。另一方面,企業用做服裝的思維去做投資等新領域,就像現在很多傳統企業轉型做電子商務一樣,到頭來企業負擔只會越來越重。而這種“空心化”繼續擴大,會導致名存實亡的“僵尸企業”越來越多。溫州部分休閑鞋服企業出現倒閉,與這種盲目發展也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