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中,行業協會和企業表態說,他們都支持保護棉農,但是希望改變保護的方式,用直補政策代替收儲,減少中間環節,縮小國內外棉價差,讓紡織企業處在更加公平的競爭中。
而對于化纖行業面臨的問題,中國化纖工業協會也在積極行動。協會副會長趙向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化纖行業也在拓展原料空間,不光向石油和土地要資源,還在開發一些新興的纖維材料,盡可能彌補棉紡產品不足而對整個紡織產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化纖行業已成立了一個國家級的產業技術聯盟,開發仿棉產品,已經基本建立了新一代仿棉纖維完整產業鏈的雛形。
為擺脫上游制約,一些化纖龍頭企業要么與中石化、中海油等合作參與PX項目建設,要么投資海外躲避壓力。行業龍頭恒逸石化(000703.SZ)從下游的織造起家,是國內首家進入PTA的民營企業,今年2月底,其在文萊投資43.2億美元、產能150萬噸的PX項目已經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