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服裝市場通常將“中老年”分在一類,這類服裝式樣陳舊、色彩單調,多數產品沒有體現適合老年用的特色。中年與老年是不同的人群,他們不僅年齡相差較大,在生活環境、心理情緒、身體狀況、經濟能力上也大不相同,他們根據自身情況對服裝服飾、床上用品、鞋帽行裝的需求都有一些非常規的特點,為適應這部分群體的需要,應該將老年用紡織品單獨劃分為“銀發紡織”一類。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經達到13.26%。據測算,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近2億,全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已達6億,有60多個國家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行列?,F有資料預測,中國老齡人口到2025年將超過3億人;2045年將達到4億人;到2050年將達到總人口的1/3。
銀發產業產值約10000億元
讓老人們生活的更加舒適、健康、安全,對維系家庭和諧、社會和諧都具有重大意義。健康老齡化是指個人在進入老年時期在軀體、心理、智力、社會、經濟五個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狀態。
巨大的市場。目前,我國老齡產業產值約10000億元,其中每年僅老年服飾消費潛力至少有2000億元,目前市場需求大,供給少,供求關系不平衡,急需專營老年用品的生產銷售企業出現。相關人士預測,到2030年,有望形成老齡、少兒、成人產業三分天下的格局。
發達國家的老年族是相對較富裕的群體,他們沒有養育子女、買房買車等負擔,有固定的退休金及醫療保障體系使他們有更多的錢來提高生活質量??上Т蟛糠制髽I仍未意識到其中的巨大商機。
目前,我國城市60歲至65歲的老年人口中約45%的人還在就業,而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擁有存款,另外僅退休金一項已達1萬億元,老年消費市場應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巨大市場。中國人尊崇“孝道”,平時及逢年過節子女為父母的支出將極大提高老年人的購買能力。
老年群體是“夕陽人群”,但老年用品產業卻是“朝陽產業”。老年用品產業不僅指服裝、家紡、拐杖等單個商品,還包括日常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多個方面。當前我國老年用品產業存在產品門類少、技術含量低等“軟肋”,遠不能滿足老年群體消費需求,市場基本上處于空白階段,亟待開發。
有預測認為,到2025年,日本的“銀色產業”將擁有6270億~7460億美元的市場。
行業轉型升級的需要。目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面臨人民幣升值、國外需求低迷、原料及勞動力成本增加,以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力逐漸衰弱,必須尋找附加值高且實用的新產品參與新一輪的角逐,而銀發紡織目前還是未開墾的處女地,這一領域無論科研、生產、經營涉足者并不多。
同時,當今科技發展極其迅速,一大批高性能材料、復合材料、納米技術、電子技術、生物技術的最新成果相繼出現,但在紡織領域嫁接應用的并不多,這些新技術在銀發紡織中將大有作為。我國銀發產業將會與房地產業等十大產業共同構成21世紀最賺錢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