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國:我們發現在教學中與以往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這些90后學生有獨立的思考,他們不容易被說服,但是他們動手能力不太強。他們了解的信息量非常大,同時對新東西的接受能力非常強,他們有自己的解讀方式。
呂越:90后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太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團隊意識的訓練和合作變得很重要,但他們也會把朋友、同學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這也是他們好的一面,就看怎樣引導。我們在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們會把同學、朋友當作家人一樣。
王露:90后學生與我們以前教的學生是不一樣的,教師不再具備獨掌信息資源的特點了,要與90后的學生分享。我們在教學中,注重90后學生素養包括職業素養、創意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注重他們對設計的理解,如果學生還把服裝設計理解停留在T臺、鮮花、掌聲上就不對了。我們關注讓學生理解什么是人真正穿著的服裝,教學中我們開設了像“運動裝功能性”這樣的特色課程。這次秀演中還展現了我們教學中所做的公益設計項目和創新設計項目,這也是讓學生加強對于責任和智慧的理解,像設計和公益慈善的關系、設計和科技的關系等等。學生畢業后未必都做設計師,但教學中注重思考模式和設計流程的認識對于他們未來職業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給90后設計師幾點建議
走出虛擬世界是他們要注意解決的一個問題。
對服裝最基本的東西要好好思考,做得更扎實一些。
做設計師要有耐心,始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李當岐:90后的孩子特別有想法,因為它們接受資訊的程度比80后還要廣泛或者還要早,他們是在網絡環境下成長的一代人。他們不缺乏資訊也不缺乏靈感,但他們缺少社會實踐、刻苦精神,以及針對一件事情沉浸其中鉆研的精神。對90后而言他們接受資訊太多,選擇太多或者誘惑太多,這是優勢也是挑戰。如果他們做得好,或者選擇好的話,會少走彎路,如果把握不住,就會很迷茫。
走出虛擬世界這恐怕是這代孩子在幸福之中要注意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畢竟是生活在一個現實社會里,要直面現實,如果一味沉迷于網絡世界,將來在社會上可能會栽跟頭。
對90后來說,不像他們前輩那樣存在生存問題,但如何發展自己是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相信他們有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希望90后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然后沉下去,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武學凱:這些90后畢業生的設計感覺沒有問題,因為他們置身在時尚生活之中。希望他們沉下心來,對服裝最基本的東西———造型、色彩、搭配包括流行趨勢做好好思考,做得更扎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