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外貿發展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中國整個對外貿易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據中國海關統計,1-4月,全國進出口達1.3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4%,其中出口6958.7億美元,增長17.4%,進口6348.8億美元,增長10.6%,其中紡織服裝出口801.6億美元,增長16.5%。當前,中國外貿運行中有以下幾個值得關注的特點:
一是中國外貿出口增速高于其他主要貿易伙伴。1-4月除香港出口增長14.0%以外,其他主要貿易伙伴增速普遍較低甚至負增長。美國、韓國、臺灣出口分別增長0.8%、0.4%和1.5%(1-3月),歐盟增長5.7%(1-3月),日本下降13.2%,印度增長0.9%,巴西、俄羅斯、南非分別下降4.3%、38.7%和9.5%,遠低于中國同期17.4%的出口增速。
二是對外貿易的市場結構出現分化。一方面,對歐盟和日本兩大主要出口市場份額均在下降。今年一季度,我占歐盟進口市場份額與2012年相比下降了0.8%,其中紡織服裝所占市場份額下降了1個百分點,日本進口市場里面我們份額與2012年相比下降了1.2%,其中紡織服裝所占市場份額下降了2.2%,與此同時我們對東盟、俄羅斯、非洲等新興市場的貿易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1-4月,我國紡織服裝對東盟增速達到了61.2%,俄羅斯出口達到45.7%,遠遠高于出口總體增速。
三是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外轉移加快,據不完全統計,中資企業在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印尼、老撾等國設立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總金額已超過10億美元。由于國內勞動力等綜合成本不斷上升,加之棉花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仍然嚴重等因素,外資企業向境外轉移也日益明顯,訂單隨之向外轉移。2012年,我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紡織品、服裝、家具、玩具、箱包、鞋帽和塑料制品)在歐盟市場所占份額跟2011年相比下降0.7個百分點,美國市場下降0.5個百分點,日本市場份額下降2.1個百分點。
二、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盡管今年前四個月的外貿運行情況好于預期,但全年中國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充滿變數。
一是主要出口市場需求增長乏力。世界經濟仍然深受發達國家量化寬松政策影響和主權債務危機困擾。外需不足現象沒有根本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近期也都將2013年全球經濟和全球貿易量增長預期下調了。
二是國際競爭更加激烈。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我與發達國家在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開始正面競爭,與發展中國家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競爭日益激烈。同時,相當一部分外貿企業,包括紡織服裝企業在技術創新,標準制定、營銷網絡和資源整合能力等方面仍然較弱。
三是外貿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當前,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能源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特別是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原因削弱了企業低成本競爭優勢。不少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由于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人才積累,風險承受能力較弱也處在生存發展與競爭調整之間的兩難境地。迫切需要加快轉型升級,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四是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2012年我國共遭遇21個國家和地區對我發起的貿易糾紛調查77起,涉案金額27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369%。其中,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重災區。今年一季度,又有12個國家和地區向我發起貿易糾紛調查22起,數量上又同比增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