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家紡時尚化的詮釋,一位商場的家紡產品售貨員曾經這樣講道:“消費者可以每個季節換一種感覺,以至于你老公每年都有四次不同家的感覺,進一步延伸就是明明娶了一個老婆,卻好像娶了四個,他的心情就不一樣。”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毋庸置疑的是,隨著消費者的觀念在改變,消費動力在改變,家紡產品時尚化顯然已經是大勢所趨。
禮品化是家紡產品的未來據了解,最近幾年間,家紡產品以禮品銷售出去的額度已經占到20%~30%左右,為其禮品化創造了無限的商機。眾所周知,企業年會通常是聚集公司人氣、獎勵優秀的員工代表、鼓舞企業員工士氣、穩定軍心的有效途徑。2012年歲尾,筆者曾有幸受邀參加本地一新興科技公司舉辦的年會。縱觀其全部過程,雖然員工表演的舞蹈節目、搞笑小品都還不錯,但整個年會的高潮部分卻是在后面的抽獎環節,獎品則是由蠶絲被、羽絨被、枕頭、床上用品四件套等等家紡產品。
會后曾私下詢問該企業負責人何以獎品皆為家紡?這位老板答曰,“健康”、“環保”是最近幾年大家都特別強調的因素,由這些天然纖維制作而成的家紡產品非常符合這一要求。相對于以往他們送的小家電、數碼產品等禮品來說,家紡產品更有親和力。員工帶之回家,不但自己能夠享受,其家人也能間接感受到企業的真情實意,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凝聚力。
幾年前我國家紡行業中刮起了一股炒作“健康家紡”概念的浪潮。一些新型纖維原材料打著保健、天然等等牌子進入到了廣大消費者的眼中。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市場動向很快便被禮品公司、會議策劃公司等察覺到。實際上,無論是商務禮品、慶典禮品、會議禮品、促銷禮品或團體福利,其實質是團購。團購業務經辦代周期縮短,造成需求持續旺盛。有頭腦的禮品公司正是發現了這一商機,而加大了家紡禮品的營銷力度,從而在
為自己取得了極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進一步推進了家紡禮品化的步伐。
同時,就新興市場來說家紡產品較之服裝更有網絡銷售的潛力。一位追求時尚的女士,在通過網絡購買一件時裝的時候,除了款式、質量、花色之外她還需要考慮到尺碼是否合身。由于網購服裝無法親自試穿,所以因為尺碼不合適的問題產生的糾紛早已經是屢見不鮮。但是,網購家紡產品則完全可以避免尺碼是否合適的問題。因為對于家紡產品而言,由于基本都是標準化規格,就算大小稍有不同也不會出現不能使用的情況。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家紡企業并沒有將網絡銷售作為未來產品的主要銷售模式。據了解,雖然過去幾年不少家紡企業高調推出了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絡品牌或設計了專門的電子商務部門進行網絡渠道建設,然而更多的家紡企業只是將電子商務作為專賣店和商場的一種補充,抱著“反正各地加盟商已經開始在網上傾銷了,倒不如我自己來賣”這樣一種“以爛為爛”的姿態在進行網絡銷售的運營。
實事求是地說,無論品牌強弱,當眼下炎炎夏季到來時,在家紡企業的贏利曲線圖上,往往都是下行線。跟紡織服裝行業中的其他行業一樣,我國家紡企業也面臨著成本上漲有何對策、如何破解用工荒難題;如何消化庫存壓力、如何進行渠道創新、如何破解融資難題等等一系列客觀難題。
家紡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創新,源源不斷地勤創新才能帶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都說創新是一座孤島,只有耐住寂寞,才能擁有繁華。但現實是目前我國家紡企業在創新方面仍然處于觀念落后、行動遲緩、態度曖昧的狀態。這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目前,中國家紡行業已經在生產能力和技術積累上達到較高的水平。我們的生產能力在國際上無可匹敵,技術能力也已經完全覆蓋了高中低檔各類產品。一個家紡企業如何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關鍵在于質量、創新、快速反應三位一體的產業化建設。同時還需要用全球的視野、創新的思維,整合資金、人力等各方面資源,利用新的商業模式發展,進一步打造企業的軟實力,調整轉型,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毋庸置疑的是,家紡行業多元化發展之路
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