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紡織品利用的出路
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的出路是非常廣泛的。
產業領域中,建筑上的保溫材料,相當一部分也可以利用廢舊紡織品來替代,只需加上相應的阻燃處理之后就可以了。另外,高速公路、高鐵經過居民區時兩邊的隔音層,利用廢舊紡織品做成的原料制造,技術已比較成熟。農用也可以用廢舊紡織品原料,用得最多的是大棚的保溫層,保溫層材料只需要保溫,不用顧及顏色、花樣,這方面已經受到廣泛的關注并開始加以應用。有些果實的防護材料,同樣可以用廢棄紡織材料來制造。
現在一些再生利用工廠用到的原料是回收的聚酯瓶,熔融之后可以做成新原料。但是這在中國還需要一個過程,因為江蘇、浙江利用聚酯瓶子做的滌綸絲,絕大多數用的瓶都是美國進口的,美國的瓶體瓶蓋都是分開,標簽也都是揭掉的,并且每一批來的都是一個型號、一種顏色、一種品種,使用起來較為方便,現在我國回收廢舊瓶體系還有一個完善的過程。
共同配合搞活產業鏈
首先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對于一般紡織品,尤其是廢舊衣服等,回收后能否保證沒有病毒和病菌。按照規定,回收衣服必須嚴格消毒,不能變成傳染源,影響社會穩定。消毒成本很高,加上相關檢測,成本更高,這部分也是我們要關注的事實。
紡織品纖維原料種類繁多,混紡產品很常見,要精確的分析原料成分比較困難,費時費力,混紡的種類越多,分解越困難,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科技研發的同時,我們更加注重的是,必須圍繞著最終產品的開發應用和市場。誰來買誰來用,用在哪里等都必須弄清楚,這樣才能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前道工序要為后道工序服務。比如消毒,不能等到織完布之后再去消毒;后道工序也要為前道工序補臺。有的問題前道工序解決不了,后道工序就要負責完成。這樣這個產業鏈才能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