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自己企業的應對措施時,林心棟指出:“華爾茲最大的武器,就是追求產品的品質,品質是關鍵。所謂品質就是‘品牌+質量’。你提供的產品是高檔次、高質量的產品,是擁有其他產品不可超越的品牌效應的,那么你的顧客便不會無端流失。華爾茲是從事鞋業制造的,我們的產品通過人權認證、生產安全認證,產品的質量通過各項測試,在這一方面從未出現問題。華爾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而我們會做的,就是繼續擴大這種品牌效應。在追求卓越品質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面臨著來自國內外雙重的競爭壓力,林心棟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團隊精神。“這種團隊精神是我們所一直追求的。有了強大的具有凝聚力的團隊精神,整個企業就會保持一種旺盛的生命力。面對競爭和挑戰之時,企業不會退卻,而是雄心勃勃地收下戰書,期待用實力和能力戰勝對手。這樣充滿正能量的企業才能夠吸引客人,贏得顧客。”
創新,是常常被人們提起的話題。談到服裝制造業的創新,福建恒夏服飾織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恒夏)的洪建誠總經理深有感觸。福建恒夏是一家外商獨資的企業,主要經營范圍是泳裝、健身服、保暖內衣等彈力緊身服飾的生產加工和出口貿易。其主要的客戶群也是面向國外市場。洪建誠對記者說:“之前我們是拿國外總部的訂單,照著人家的要求和設計進行生產。現在我們擁有自己強大的設計部門,能夠拿出自己的設計圖樣供客戶挑選。曾經我們重視生產,現在我們認清了形式,投入更多在自己的設計團隊上。之前我們只專注于做生產,現在我們不僅擁有自己的多家工廠,更有自己的貿易公司,直接面對客戶。之前公司的業務主要面對國外客戶,現在中國的國內內需也十分大,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認清這一點之后,我們也開始逐漸轉變業務范圍,較之從前更加側重于國內市場。服務、設計、經營模式、運營方式這些方方面面,我們都在經歷著創新,也切實嘗到創新的甜頭。”
談及福建恒夏的核心競爭力,洪建誠把服務作為首要的關注點。他認為“我們企業一直提倡讓客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們設身處地把問題都解決、把道路都鋪好,梧桐樹栽得好自然會引來金鳳凰。恒夏力求滿足客戶的要求,‘早想到、先做到、更周到’是我們面對客戶需求時的態度。建立自己的外貿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原先沒有自己的公司,只能找中介外貿公司進行交涉和洽談,環節繁瑣,也容易出現紕漏。現在依靠自家公司,環節簡化、機制健全、流程參與度高、細節問題也便于監督和發現,公司和工廠雙核運行,為公司帶來了利潤。”
中國服裝織造業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有過斐然的成就,也面臨突破瓶頸實現飛躍的問題。這一問題并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許多亞洲國家都曾面對這樣的困境。關鍵就是認準時機,抓住機遇。這一方面日本和新加坡的發展模式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上個世紀60年代,在許多亞洲發展中國家認為要利用自身特長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之時,日本已經認識到勞動密集型產業易被替代,易受波動,不是長久之計。日本政府大力扶植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崛起,大力提倡本國的企業進行創新。如今,日本已經成為在電子、小型家電、精密儀器、醫藥等領域的領軍國家。新加坡的起步并不算早,但新加坡抓住了每次產業轉型的關鍵期,從勞動密集型跳到技術密集型,最后實現了服務型為主的華麗轉型。
挑戰常在,但機遇也常存。中國制造業中的逐夢者們,抓住難得可貴的機會,便會筑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