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錠紡智能在線監測系統”由單點監測指示、錠組指示、機臺終端顯示和中心數據庫終端綜合分析組成,實現對環錠紡機生產過程的紗線斷頭和錠帶打滑在線監測并指示,機臺終端將紗線斷頭和錠帶打滑數據通過現場總線實時傳送到中心數據庫終端,對數據進行統一分析,通過一些規則庫對可能存在的問題紗線錠子進行判斷與預測,為用戶檢修提供依據。
常州宏大將進一步加大在染料粉體自動稱重配送系統、生產過程物流管理系統等方面的研發投入,完善產品體系,逐步形成產品的行業標準,建立起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引領中國印染產業進入數字化新時代。
卜公茶皂素——小助劑的大用途
上海金堂輕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張志君
核心觀點:卜公茶皂素的應用,不僅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因能耗、水耗下降、可較好地緩解能源緊缺的矛盾,因排放量和廢水污染指標下降、污水可生化性提高,污水更易處理,與原常規工藝對比,有利于環境保護。
2009年6月,一種可以替代堿劑、輔助助劑和雙氧水,用于織物前處理的產品——卜公茶皂素研發成功。這種產品可應用于純棉、化纖、混紡、亞麻、植絨、蠟染等織物的前處理工序,可減少化學品的使用,緩解印染廠前處理階段的廢水多、污染重的問題。在接下來的4個多月里,該產品在上海題橋、上海精勝、浙江中紡集團、依貝納(德國)等染廠試用得到認可并應用,截至2013年10月,卜公茶皂素銷售量達873.86噸,比2012年同期翻一倍。目前,國內50余家企業,印尼、印度、新加坡、孟加拉等國的5家印染廠都在使用卜公茶皂素產品。2013年,公司新增客戶25家。使用卜公茶皂素使這些印染廠實現了減本增效、節能減排。
通過染廠使用卜公茶皂素產品后反饋的信息了解到:
卜公茶皂素用在純棉梭織物上,可降低20%蒸汽的使用,工藝流程縮短1/3,可免去1個蒸箱和5個水洗槽的使用,織物的強力損傷小,不會出現氧化破洞。特別是那些低質量的蠟染布,使用卜公茶皂素前處理則可使織物的強力提高,又避免了氧化破洞危險,毛效、白度等指標均達到蠟染布的印花要求。同時,大幅度減低化學品的用量,有利于廢水處理和減少廢水排放量,且容易水洗,可省去多道水洗用水,并且不用除氧工序,可節省用水及其他能源。卜公茶皂素單一型助劑煮漂,可有效地保證織物中不含有APEO等其它有害化學元素,有利于紡織品安全出口。使用卜公茶皂素還可降低廢水COD濃度30%以上,環保效益十分明顯。目前,福建聯豐盛漂染植絨有限公司、南通新錦江印染有限公司、浙江新天龍印染有限公司、南通金仕達印染有限公司、浙江中紡集團等均在使用。
卜公茶皂素用在化纖梭織物上的主要特點是代替原化纖梭織物傳統工藝要使用的許多助劑,一劑型完成化纖梭織物的前處理,不但退漿率高,提亮織物底色,染色鮮艷,還能去除織物上的霉斑,特別是滌綸織物反沾現象減少、染色對色率高,操作工操作簡便又安全。主要應用客戶有福建龍興隆印染有限公司、福建萬興隆印染有限公司、湖州誠鑫紡織有限公司、南通長林紡織有限公司、長興宏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市場反饋較好。
針織物使用卜公茶皂素前處理,最大的亮點就是能夠降低織物的失重率,不但半制品質量指標能達到織物染色前的要求,而且手感柔軟蓬松,可節省后道工序柔軟劑和防針洞劑的使用。同時,由于使用卜公茶皂素一劑型即可,不用再添加燒堿、純堿、雙氧水、滲透劑等化學品,所以不會有遺漏、忘放助劑而發生質量事故,可提高對色成功率,減少疵品。卜公茶皂素可有效替代傳統精煉漂白工藝中使用的各種助劑,一般織物使用時不必添加燒堿、雙氧水及其他化學助劑,特殊織物使用極少量雙氧水配合,就能獲得較好白度和毛效,滿足織物前處理要求。適用于棉、滌、混紡等織物的精煉、脫籽、除雜和漂白的一次性前處理,織物強力損傷及失重率均小于原傳統工藝,使用簡單安全。不但減少廢水排放量,降低COD濃度,而且在節水、節電、節省蒸汽的同時,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目前,張家港市駿馬紡織有限公司、福建隆盛針織有限公司、浙江上虞金辰印染有限公司、上海精勝印染有限公司、南通三奇紡織有限公司等都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