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從2000年開始,裕元在越南等人工成本更為低廉的越南、印尼等地投資建廠,近年來更是逐步加大了這兩地的生產規模擴張,目前,從裕元的鞋業制造產能分布(34%中國,34%越南,31%印尼,1%其他地區)布局中,越南、印尼生產基地已經與中國內地生產基地旗鼓相當。據記者了解,越南、印尼的人工土地成本遠低于內地。
不過,上述負責投資者關系的岑先生表示,目前中國還是理想的開廠地點,因為這里基建設施比較好,比如交通方便,供應鏈比較成熟,員工的素質也比較高。如果是做高端產品,還是喜歡在中國生產。
深圳一位從事制造業十幾年的企業創始人表示,近年來中國勞動成本大幅上升,比東南亞的印尼、越南等高出了很多。因此,對于低附加值的產業比如制衣業等,把工廠遷到勞動力更便宜的東南亞地區是必然的選擇,制鞋業也必然遵循這樣的產業路徑。從制鞋業的歷史發展進程看,一開始生產是轉到了日本,后來是東南亞四小龍,20年前轉移到了中國。而隨著中國各種成本的上升,未來肯定是要轉到越南等相對落后的地區。
“對于制鞋行業來說,由于工藝相對復雜,技術難度也高一些,對員工的技能、供應鏈的要求也高。所以目前中國的制鞋業還是具備一定的優勢,沒有辦法完全遷移出去。按目前的情形來看,雖然可以暫時緩解一下壓力,但是一個地方的產業總有一個投資的過程,一旦越南等東南亞地方成熟起來,最終還是會遷移出去的。”上述企業創始人告訴記者。
事實上,近年來裕元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產能搬遷之舉,其在年報中坦承,“2014年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考慮各生產基地的投入成本,而于亞洲各地重新分配生產產能。”目前,裕元還在東莞基地招聘5年以上的熟練技工作為生產干部輸送越南、印尼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