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與新《環境保護法》立法修法工作的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教授王燦發介紹,此次發布的評估報告,是由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在內的六所高校開展第三方評估后完成的。報告認為,新《環保法》實施一年多來,基本有效遏制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初步恢復環保法治秩序。尤其是按日計罰,查封扣押等新增措施嚴格執行,治愈了環保執法機構多年來“有令難行”的痼疾。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竺效介紹:
竺效:全國一共實施了4191件查封扣押,行政拘留一共是2079件,移交涉嫌犯罪的案件是1685件。
但報告也提出,新《環保法》確定的“保護優先”原則在一些地方仍然停留在紙面上。王燦發提出,經濟下行壓力可能導致地方放松監管。同時,一些配套法規出臺遲緩,目前與新《環保法》不相適應的《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必須盡快修訂。
王燦發:比如像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執行得不好,那么就是因為沒有規定具體的程序和方法,所以一年就沒有太大的進展。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呂忠梅表示,環境污染風險評估等制度目前也缺乏實施的基礎,這些工作目前在不斷推進。比如全國重金屬污染調查今年全面鋪開,這將給完善相關制度將提供重要的基礎性材料。
呂忠梅:它要負責環境部分和人群健康的風險部分的調查。這個調查建立的基礎數據,將來會為我們這項制度的實施來提供前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