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證實,相關部門正在研究電商征稅立法一事,財政稅收管理部門會對相應的稅收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如果正如傳言一樣,以電商5%的營業額為收稅標準,光是淘寶網每年就要交出400億元的營業稅。400億這個數字聽起來固然誘人,但是這樣的巨額營業稅具體分配到每一個小商家,又會發生什么?
風波背景
今年“兩會”期間,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呼吁對網店交易實施征稅。張近東說:“由于電商發展速度太快,相應的配套措施未能跟上,直接導致年交易量中約有一半游離于法律之外。同時,電子商務行業非注冊經營、非稅銷售、假冒產品充斥市場等現象的出現,給行業帶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不利于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所以建議工商、質檢等相關部門加大產品質量監管、保護知識產權、合理征稅等方面的管理。”對電商征稅的這個話題已經說了好多年,但是此時被重新提出,一時間,這個話題又被炒的沸沸揚揚,甚至掀起了數場舌戰。
而在今年的6月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證實,相關部門正在研究電商征稅立法一事,財政稅收管理部門會對相應的稅收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如果正如傳言一樣,以電商5%的營業額為收稅標準,光是淘寶網每年就要交出400億的營業稅。400億這個數字聽起來固然誘人,但是這樣的巨額營業稅具體分配到每一個小商家,又會發生什么?
電商代表
大魚吃小魚
雖然大家討論的是對電商征稅問題,但實際上,那些注冊為公司的電商,比如京東、當當、蘇寧等這些主流的B2C網站,他們進行商業活動的過程中始終都在納稅,完全在現行整套稅收征管系統管控之下,所以現在如果開始對電商征稅,受到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更多集中在淘寶網這樣的網絡平臺的個人零售商店,也就是那些C2C小商家群體。因為這類網上個人零售店,絕大多數還沒有開始交稅。對于這些主流B2C網站,對電商征稅這項政策無疑是非常有利的。稅收對電商征稅提高了C2C小商家群體成本運營,而有些小商家由于風險抵抗能力較低,盈利成本不高,面臨著是否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的問題。對于蘇寧這樣的主流B2C網站,競爭對手利益減少甚至倒下無疑意味著自己利益的更大化。
傳統商家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在這個話題炒得火熱的節骨眼上,一向對電商“看不順眼”的傳統商業突然變得安靜起來,鮮有傳統商業的人對此發表評論。相信此時的傳統商業正在心中“暗自竊喜”。當然,長期以來,只對傳統實體商家征稅,對電商并不征稅確實是導致電商的經營成本總是低于傳統商業經營成本的原因之一。傳統商家感到不公平和委屈是必然的,如果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實體店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實體商家逐漸沒有生意可做,最后不得不退出市場,或者自己也加入網店的行列。對電商納稅這個問題,傳統商業認為這是合理而勢在必行的,說不定還是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