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W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中國服裝人才網在第17屆寧波國際服裝節現場為您發回的直播報道。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的嘉賓是寧波艾特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米多立品牌設計總監陳陽,陳總,您好!
陳總:您好,大家好!
CFW記者:首先,您能否簡單為我們介紹下米多立品牌的定位以及品牌風格?
陳總:米多立品牌是以25-30歲女性群體為核心來展開設計的一個品牌,追求浪漫、舒適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更強調的是現代都市女性的獨立性和自我審美。我們是從西班牙引進的這個品牌,做的風格會偏向于歐化,歐美風更濃烈些,跟一般的國內品牌在操作杭派或日韓品牌上會有所區別,從米多立品牌更多可以看到的是一些歐化的東西。
CFW記者:之前了解到米多立品牌是一個傾向于線上的網絡品牌,并且咱們有句主打語是“即興時尚”,是一個快時尚的概念,甚至是更甚于快時尚。那這兩個概念應該說跟線下品牌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
陳總:線上品牌和實體品牌還是存在有很大的差距,因為線上和線下所選擇的貨品首先是不一樣的,線下每一季度都會按季節上貨,線上淘寶品牌講究更多的則是效率和時間。比如說,某個品牌或某個款式它賣得特別好,那其他品牌就會去追款或是仿效,然后根據熱賣的點再去延伸設計,這就需要快速反應。快速反應相當于我今天就可以把這個款式拷貝好,然后明天就上架去賣。淘寶就需要越快越好,因為你快才能搶到時機及商機,不然等過了這個趨勢,又是下一個流行點出來了。淘寶是一個網絡太互通的地方,跟線下每家各做各品牌的形式還是有很大不一樣。
CFW記者:現在應該說電子商務的競爭是非常激烈,那不知咱們米多立目前的發展現狀,即線上的運營狀況以及整個市場架構是怎樣的?
陳總:米多立品牌從11年9月份開始做到現在,每年都是以遞增的狀態在發展,產品也是越來越完善,越來越針對市場,整個品牌的發展趨向于以線上為主。但是,慢慢的也會往線下轉變,比如說會做加盟,做代銷,也有可能自己做專賣店、直營店等等這些形式都會去考慮。
CFW記者:在展會現場我也看到,咱們有展出2013年秋冬季的產品,而這些所有的設計應該說都是由您進行開發以及運作,那您能否介紹下咱們這一季產品的設計來源?
陳總:這一季因為整個大環境流行趨勢是50年代和70年代的復古,那我們就這種風潮也做了這樣一組系列。但是我給它歸類于新復古主義,就是跟復古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只是在復古的輪廓上加入了一些更新的流行點及一些裝飾性東西。比如說像把香奈兒或迪奧風格的精髓融入到其中,只是在款式上又加入了現在流行的東西來做了米多立13年秋冬季產品。
CFW記者:我相信每個品牌背后都會有一個強大設計力量的支撐,那能否介紹下您的設計團隊?
陳總:我的設計團隊中有我的同學,也有我的學生,因為我也有在學校教課。另外,我們企業也和學校展開了校企合作,學校會把好的優秀畢業生推薦到公司來實習或上班,所以整個人才儲備這一塊是比較完善的。學校新生力量的加入對于整個品牌來講,創新的東西會更多一些,因為剛畢業的學生、好的優秀畢業生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所表達的東西也會比較適合我們現在新的品牌。然后大家共同成長,去發展我們的品牌。
CFW記者:咱們的設計團隊非常年輕,有活力。從創意以及靈感轉化為一種產品,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那您是如何帶領您的團隊,特別是這樣一支非常年輕,有想法的隊伍從靈感層面轉化為具有商業性、市場性的產品呢?
陳總:畢竟在學校學到的是創意性的東西居多,真正涉及到品牌,就會要求成衣或者更針對于市場,所以就要去把握好每個設計師他自己的一個平衡點,這很重要。因為有些設計師會更喜歡于創意性的東西,比如說天馬行空的設計;而有些設計師會比較喜歡普遍的、符合大眾消費群體的設計。那就需把他們混亂編在一起,讓他們自己先相互溝通,然后找到一個平衡點,再通過我把他們的東西組織起來設計款式。
CFW記者:我相信對于每個設計師而言,最有成就的就是他的產品被消費者或整個市場所認可。但是,創意設計與商業運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作為整個團隊的帶領者,您覺得這之間會存在矛盾嗎?或者說這兩者之間該如何去協調?
陳總:創意跟銷售肯定是有矛盾的。如果說往創意走,當然像一些高端品牌是可以這么做,因為它有它的品牌積淀和品牌歷史在。那一般性的品牌,要做創意是很難得到大家認可的,除非你有宏大的資金,可以不斷去推廣或宣傳。但一般像做我們這種成衣品牌,肯定會有所取舍,在創意與實際的銷售中肯定要把握平衡點。比如我只做到30%的創意,其余的70%會歸向于基本款或熱銷款的設計。所以說,流行的東西只是作為形象出現,更多的是基于市場來做一些款式的設計,也更符合銷售的需求。
CFW記者:也就是說以市場為導向?
陳總:一般品牌肯定是以市場為導向,當然在這個市場為導向的前提下還是要有自己品牌的精髓和靈魂,所以有30%是屬于品牌形象的東西存在于里面,這樣就會有一個平衡點,就是整個品牌不會太過于市場沒有自己的個性,然后又不會太過于個性沒有了市場的認可。
CFW記者:現在應該說出現這樣一個現狀,就是很多外貿公司為了分散它的經營風險以及迎合更多消費者的需求,會開辟內貿品牌,特別是在外貿形勢波動的情況下。在寧波這個現象也很普遍,那您是如何看待的?
陳總:寧波以前是一個外貿大市,基本上在寧波做外貿的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公司很多,至于我們這個品牌也是從外貿轉內銷的一個模式。現在,對于寧波這個城市來講,做外貿不像以前那么好做,所以更多的外貿公司會轉型,希望能創造自己的品牌,這樣就不只靠于給別人做代加工的形式來盈利。有了自己的品牌,又有自己的生產線,寧波的服裝業發展也會比較和諧,比較協調,大家都能共同發展。另外有屬于自家公司的品牌,也會有不同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