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中國的工廠,大部分成為世界各國品牌的貼牌工廠,所以中國叫世界工廠。現在我拿著我的品牌到歐洲去讓他們給我做加工,這種自豪感我相信大家是能理解的。”盧山在北京領取2013“中國服裝年度人物”大獎時如是說。從汶川地震時堅守新聞直播間的金牌主持人,到成都某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盧山為公司在國際化運營之路上大步前進付出了不懈努力。
本期嘉賓
盧山,1995年至2009年曾任成都電視臺總制片人,《運動時空》《今晚800》《新聞新讀》欄目制片人、主持人。2009年至今,歷任成都某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某服飾股份公司副總裁。
采訪手記
第一次打電話,盧山在歐洲某地。第二次,在汕頭。第三次,剛從北京回來,領回了由中國服裝協會頒發的2013年“中國服裝年度人物獎”。
見到盧山,第一感覺自然是親切。曾經的他,是我們中的一員,從1995年至2009年,盧山曾任成都電視臺總制片人,《運動時空》《今晚800》《新聞新讀》欄目制片人、主持人。主持人生涯中,最難忘的當屬坐鎮成都電視臺汶川地震直播臺,那時,他既是新聞直播間里的主播,也是地震直播項目的主要負責人,無論多少次余震,他都堅持為廣大民眾播報災區一線的新聞。提到這一段,他說:“其實我也害怕,可我想今天就算把我撂倒,也必須堅守在主播臺。”也就是那一年,他贏得了成都電視臺金牌主持人的稱號。
盧山見到我第一句話是:你的打扮變了。我有些意外,因為我們少說也有十年未曾謀面了。只能說,對人穿衣打扮如此敏感深刻,是盧山的天賦,不難理解,受此驅使,他最終塵封過去的輝煌,開啟新的事業。
盧山知道采訪不會那么正式和嚴肅,所以選擇了淺條紋襯衫、淺棕色格紋西裝、淺色口袋巾、深色褲裝,既講究,又輕松。盧山說,全是我們自己的品牌。從對國外品牌的狂熱追求,到現在非自家品牌不穿,盧山這樣做倒不全是出于工作需要,而是因為自己公司的品牌無論從設計、生產、運營,早已是國際化的產物。如今,往來交道的都是國際服裝界有影響的人物,自己品牌請的設計師也是那些大牌設計師,而加工服裝的工廠也在為這些大牌生產,不在意大利就在葡萄牙。“過去我們中國的工廠大部分成為世界各國品牌的貼牌工廠,所以中國叫世界工廠,現在我拿著我的品牌到歐洲去讓他們給我做加工,這種自豪感我相信大家是能理解的。”盧山在領獎時說的這段話,其中分量不言而喻。
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一直是令人關注的話題,所謂文化的差異、理念的不合導致許多企業的所謂國際化不過是面和心不和,甚至只是團隊里多了幾個老外。在服裝業,真正做到像盧山他們這樣深度國際化的,不僅在四川,甚至在全國,并不多。
曾經的新聞生涯,造就了盧山沉穩的氣質和清晰的思維,更重要的,是一分責任。“我希望能夠見證從弱小到強大,從中國的本土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歷程,我希望是這個企業的見證者,也希望是這個行業的見證者,以前當主持人,我是一個事件的記錄者,現在我想做一個事件的記錄者兼親歷者。”
殊途同歸,盧山以另外一種方式,踐行理想,不曾懈怠。
故事
到歐洲去,讓他們給我的品牌做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