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美國的一套普通艙內宇航服價值在100萬美元左右,“神六”的艙外宇航服總造價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并且是一次性的,無法使用第二次。
一套普通的航天內衣也是價值不菲。由于多年來成本一直難以降下來,所以,普通人無法享受到這一高科技產品,也難以在市場上普及。 而康綸航天內衣采用自己的纖維,在功能性方面有選擇地舍取,很大地節約了成本,突破了航天內衣昂貴的價格,讓普通人也能穿上它。
康綸航天內衣有“個性”
一款新產品要找到自己的訴求點,才能真正在市場上立足,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也就是說只有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把產品做得有“個性”,才能在同行業競爭中不處于下風。這款航天內衣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自潔”,在一定的時間內是可以免洗的,它能夠抵御自身出汗產生的汗臭味,從而進一步抑制自身細菌的繁殖。
“康綸航天內衣的設計原理主要側重兩方面,一是銀離子抗菌,二是纖維的多維溝槽設計。”張復全說。
多維溝槽的設計與目前流行的單向導濕的面料是不同的,單向導濕面料是利用內外原料的不同從而產生一種內應力的不平衡,使內部水分向外擴散,而康綸溝槽狀的纖維是利用纖維本身的溝槽的虹吸現象實現吸濕功能,人體的汗水會順著溝槽向外蒸發,里外溫度的差異也會加快對水分的吸收。
管麗君對記者說:“康綸纖維開創了銀離子抗菌的先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有害菌都是單細胞體,而單細胞細菌必須依靠氧代謝酶的氧化作用來進行呼吸,氧代謝酶的氧化過程,就是從中性粒子中奪取一個電子的過程。”
當抗菌銀離子靠近病菌時,抗菌銀離子會吸附在細菌表面并進入細菌體內,細菌的氧代謝酶會奪取抗菌銀離子中的一個電子,從而使抗菌銀離子微粒變成帶正電荷的銀離子;帶正電荷的銀離子與細菌蛋白酶中帶負電荷的巰基發生反應,蛋白酶因巰基的喪失而迅速失去活性,從而導致細菌無法進行分裂繁殖而被殺滅。當菌體失去活性后,銀離子又會從菌體中游離出來,重復進行殺菌活動,因此其抗菌效果持久。
張復全說:“在康綸纖維出現之前,市場上多用的是一種后整理的纖維,他們一般把吸濕快干纖維做成面料,做成面料之后,用抗菌整理劑加以整理,整理之后面料在短時間內也能達到抗菌、防臭、吸濕快干的功能,但是用這種纖維做成的內衣很不耐洗,無論后整理的技術有多先進,總避不開不耐洗的問題。另外,后整理的方法對內衣的穿著的舒適性也有一定的影響。”
“而康綸纖維在紡絲的過程中就把銀離子添加進去,這樣成品內衣就經得住多次洗滌。從理論上講,就是把內衣洗爛了,內衣中也會存在銀離子。”張復全自信地說。